“红海”杀出新“药王”:国内PD-1市场如何迎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2-28 16:16

PD-1被业内称之为“内卷之王”,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不过,2023年这片“红海”却杀出了全球新“药王”,默沙东PD-1产品K药更是将把持全球“药王”宝座10年之久的艾伯维“修美乐”拉下马。

K药的高光也将全球PD-1市场带入了新梦境,极大提振了一众企业的发展信心。

日前,有市场消息称,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将其明星PD-1产品纳武利尤单抗(欧狄沃,O药)在大中华区部分省份的销售权授予了国内药企再鼎医药。

2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BMS方面获悉,BMS与再鼎医药已达成战略合作,再鼎医药将在中国10个省份负责推广欧狄沃和逸沃(伊匹木单抗,Y药),具体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河北和山西。

“BMS将依托再鼎在当地的业务团队,扩大产品在这些区域的覆盖面,加强当地的患者对产品的可及。同时,BMS也将对再鼎在其所负责区域的业务开展提供准入和培训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BMS方面强调,中国其他地区的业务保持不变。

再鼎医药方面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上述合作,“再鼎医药将利用现有的肿瘤商业化团队销售这两款创新产品。我们期待此次合作可以更好地让这两款创新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PD-(L)1产品超过10款。随着越来越多的PD-1产品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国药企和本土药企均要抢占新适应症、联合用药、下沉市场等机会,以扩大市场份额。

牵手国内药企

根据BMS和再鼎医药双方证实,此次达成合作的产品包括O药和Y药。2018年6月O药在我国上市,2021年,国家药监局批准Y药联合O药,一线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非上皮型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成人患者适应症。自此中国MPM患者迎来“O+Y”的双免疫疗法。

事实上,近年来MNC联手国内药企并不少见。有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尽管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结束,但疫情仍影响着全球医药市场,全球医药市场也将继续面临挑战。”有别于过往自建销售团队,在降本增效需求下,众多跨国药企也开始选择尝试新的市场化推广模式。

例如2023年10月,葛兰素史克(GSK)与智飞生物签订独家合作协议,自2024年1月1日起,智飞生物拥有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Shingrix)在中国的独家进口和经销权。该产品是GSK增速最快、营收最高的疫苗产品,预计2026年达到40亿英镑。

辉瑞也做出同样的选择。作为辉瑞在中国销售的唯一一款疫苗产品,2023年12月1日,辉瑞将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疫苗,商品名为“沛儿13”)交由科园贸易进行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进口、分销和推广,此次合作意味着辉瑞将结束自建团队卖疫苗的传统,开启全新疫苗业务模式,由本土企业代理推广。

“跨国药企需要在商业化上跟国内企业一起合作。”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国内企业对政策更加熟悉和渠道的铺陈覆盖更广,也更适应中国的医药宏观大环境以及一些创新模式等,只有那些在重磅创新药品领域布局具有前瞻性,并且在销售营销网络布局更加完整的跨国药企,才能够在中国市场保持稳定的成长性。”

上述券商分析师也表示,中国市场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充分的医疗保障,曾经是跨国药企最为重视的市场之一。但现在变化很大,对于跨国药企来讲,如果想要更好地在国内发展下去,核心思路是做好本地化。在创新研发、生产、营销、流通、合作项目等各个方面与国内公司与政府部门加大合作。不过,在与本土创新药企建立合作后,跨国药企能否有重磅产品强势补位,能否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一大现实性问题。

K药成全球新“药王”

O药是全球首款PD-1抑制剂,也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PD-1抑制剂,有市场消息称其在中国上市首日销售额就突破5000万元。但O药的先发优势很快就被打破了。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K药)作为全球第二款获批上市的PD-1药物,此前已多次闯进全球“药王”决赛圈。

据民生证券统计,K药在全球销售额逐年上涨,而O药几乎在“原地踏步”。具体来看,2019年至2022年,K药全球销售额分别为110.8亿美元、143.8亿美元、171.9亿美元、209.4亿美元,分别同比上涨49.4%、52.8%、54.1%、58.4%;同期O药全球销售额80.1亿美元、79.2亿美元、85.8亿美元、82.5亿美元。

2023年,默沙东PD-1终于登上全球新“药王”宝座。据其日前发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K药全年营收25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9%,在默沙东制药业务收入中占比高达46.68%。而O药全年销售额90亿美元,同比增长9%,加上小野制药报告的在日本1481亿日元(10亿美元)的收入,O药的全球销售额首次达到100亿美元。

罗氏的Tecentriq和阿斯利康的Imfinzi也在加速追赶,2022年分别实现全年销售额39亿美元和27.8亿美元,分别同比上涨8.6%和15.35%。2023年,Tecentriq再次上涨9%,而Imfinzi实现销售额42.37亿美元。

但值得关注的是,K药的部分关键专利将在2028年到期。据公开资料,默沙东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Davis在今年1月召开的JPM大会上表示,“我们将Keytruda的情况视为一座山,而不是悬崖。默沙东将非常专注于如何让(这座)山尽可能小地倾斜,尽可能快地恢复增长,并且已经做好了长期持续增长的准备。”

“因为近些年来的政策和市场变化,跨国药企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正在逐渐减弱。跨国药企之所以成为跨国药企,其核心还是需要依靠新产品的不断上市,解决新的临床需求,只要手上有好产品,面向的全球市场才是更广阔的天地。”上述券商分析师分析。

根据公开信息,BMS正在开发Opdivo的皮下注射版本,已于近期公布积极III期数据,预计2025年初上市。BMS首席商务官Adam Lenkowsky表示,BMS计划将Opdivo在美国总业务的30%~40%转换为皮下注射业务,这有可能解决患者和医生的治疗负担。

国产PD-1竞速

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从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当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样本医院市场份额已经超过25%;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和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的市场份额受到冲击。

作为对比,O药在医院中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第三季度100%的市场份额一度下滑至3%,2020年以来持续保持在5%左右。与此同时,K药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20%左右。

民生证券在2023年6月研报中表示,四大国产PD-1在中国已进入医保且获批适应症较多,替雷利朱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获批适应症数量领先。其它国产PD-1产品目前获批适应症相对较少,且均未进入医保。

据君实生物于2月24日公告的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新增3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截至公告披露日已有6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稳步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国产PD-1也持续布局海外。以特瑞普利单抗为例,2023年内,君实生物与Dr.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Rxilient Biotech Pte.Ltd.就特瑞普利单抗在拉丁美洲、印度等多个市场达成商业化合作。此外,该款产品也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成功打响国产PD-1闯关美国第一枪。

2023年前三季度,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29.7%。方正证券研报认为,其销量已基本实现探底回升,特瑞普利针对鼻咽癌适应症治疗在美销售额有望突破10亿元。

随着入局者众多,据民生证券盘点,2020年以来,PD-1联用ADC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试验也逐步开展起来,并且呈现出试验越来越多、开展越来越快的趋势,或将成为PD-1未来新“战场”。

据了解,进口PD-1已开展多项联合ADC药物的临床试验,其中K药在中国开展的联用ADC临床试验数量领先。已上市国产PD-1及国产未上市的PD-1也开始布局与ADC药物的联用包括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得贝利单抗、科伦药业的KL-A167、荣昌生物的RC98等。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