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再现“泄密门” 理想汽车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零容忍
上海证券报 2024-02-24 13:23

理想汽车对“泄密门”说不。2月23日,理想汽车法务与知识产权部发布了一则《关于员工违规接受付费访谈的通报》显示,理想汽车两名员工在已签署《保密协议》、明知负有保密义务的情况下,未经许可多次违规接受外部券商机构付费访谈,致使公司商业秘密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理想汽车按照员工手册对两名涉事员工予以解除劳动合同、追回所有不当获利、收回已归属和未归属的股票期权的处罚。

对此,理想汽车有关人士2月23日晚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没有更多内容可以提供。业内专家表示,在当前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造车新势力对泄密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

接受券商机构付费访谈

根据通报,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理想汽车两名员工王某某、方某某,在已签署《保密协议》、明知负有保密义务的情况下,未经许可多次违规接受外部券商机构付费访谈,致使公司商业秘密泄露,造成严重后果。

理想汽车认为,以上两人严重违反《理想汽车保密管理制度》相关要求,已按照《理想汽车员工手册》对两名涉事员工予以解除劳动合同、追回所有不当获利、收回已归属和未归属的股票期权的处罚。

理想汽车重申,禁止任何在职员工、离职人员,以及负有保密义务的合作方以任何方式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如有违反,公司将依法给予相关责任人警告、记过、解除劳动合同等处分,并要求赔偿全部损失。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刑事犯罪的,公司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处理。同时,理想汽车对相关券商、投资机构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造车新势力重视保密工作

严厉惩罚泄密行为的并非理想汽车一家。2023年12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关于小米汽车相关恶意泄密及谣言的声明称,近日,网上批量出现关于小米汽车的恶意泄密,以及不实谣言内容。2023年12月17日,媒体“ZAKER”员工包某某、“小白买车”员工关某某,在签署 《保密承诺书》、明知保密义务与相应罚则的情况下,未经许可有意泄露保密拍摄内容。

小米集团表示,以上两人已承认其违反保密义务的行为。经与其所属媒体沟通,公司将依据双方签署的《保密承诺书》相应条款追究两人及所属媒体泄密责任,包括并不限于公开道歉、罚金。

小米集团表示,2023年11月和12月,小米汽车部三名前员工于在职期间,以收取“咨询费用”为目的,未经许可擅自参与外部券商、投资机构组织的所谓“小米汽车研讨会”,臆造传播大量错误、不实信息,严重误导市场、扰乱小米汽车正常业务开展。

据小米集团介绍,以上三名员工,即于某某(前电控系统与软件团队员工)、施某(前冲铸工艺团队员工)、张某(前量产质量团队员工),严重违背 《小米集团员工行为准则》及公司规定的保密义务,小米集团己对其作辞退处理、永不录用,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小米集团对组织相关活动的券商、投资机构,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对于恶意泄密、恶意造谣、传谣行为,小米集团将依法追究到底。

据了解,蔚来、理想、小鹏等多家新势力车企都成立了专业实力雄厚的法务部,有多个维权先例。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员工掌握关键信息另起炉灶成老东家竞争对手 带走客户信息是否侵犯商业秘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理想汽车:两员工违规接受外部券商机构付费访谈,已解除合同
理想汽车法务 2024-02-23
离职员工冒充专家!券商等机构被骗 A股公司紧急声明
证券时报 2024-02-06
登录同事电子邮箱下载秘密文件获刑 法院:侵犯商业秘密
武汉晚报 2023-11-17
最高检披露涉知识产权犯罪特点 侵犯商业秘密“内鬼”作案比例高
工人日报 2023-08-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