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要折中主义,更要折叠主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7 21:38

近日,第四届澳涞坞颁奖季系列活动之一,由澳涞坞集团主办、澳涞坞影评人协会承办的第三届澳涞坞论坛在中国澳门永利皇宫举行。本届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均由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田歌主持。其中下半场,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万传法、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授索亚斌、《看电影》主编阿郎、著名影评人韩浩月、《当代电影》编审林锦燨、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林明与担任本场学术主持的澳涞坞影评人协会秘书长胡建礼,围绕“中国电影如何在现实题材中与观众情感共鸣”的议题展开讨论。

2023年,中国电影产业在疫情之后迅速恢复,电影市场供给充足,优秀电影不断涌现,点燃了观众观影热情,中国内地年度电影票房重新站上500亿元高位。《八角笼中》《孤注一掷》等现实题材作品敢于触碰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社会问题,赢得社会广泛关注。现实题材电影如何才能更好地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个议题值得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探讨。

近年来中国现实题材电影在情感表述上的特征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万传法教授表示,近几年的现实题材电影创作中,在情感表述方面呈现出几大特征:第一,当下中国电影在情感表述方面,正在回归中国主流电影传统,这个传统就是由郑正秋、蔡楚生和谢晋导演所开创的主流路线。其中,首先重新恢复了家庭伦理作为一种方法的创作模式。在美学和叙事方面,把情感的表述还原给了一个普通人,《八角笼中》《三大队》都是普通人的情感表述,这实际上和整个电影传统又重新接上了,所以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第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当下的电影中特别强调电影儒学这个方向。其实这是电影儒学的重新接续,是关于人、关于爱、关于中国特有的优秀伦理的接续,是对理想主义的坚持。另外,整个情感表述方面和以往不太一样:以往的电影希望采取一种情感的折中主义,但是最近电影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折中主义,而是折叠主义。比如《爱情神话》是中产阶层情感电影,上映后不仅受到知识分子欢迎,也赢得普通市民欢迎。基本原因是片中情感没有进行折中,而是一个折叠得非常好的表达,这个折叠引发整个情感、情绪各种碰撞和共鸣。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最近几年现实题材电影的情感表达是童话的情感表述,比如《奇迹笨小孩》《八角笼中》等,其实都是底层逆袭的过程,属于情感童话的表达方式。童话表述在大量中国电影、特别是现实题材影片中存在:《妈妈!》是关于老年人情感的童话表述,《送你一朵小红花》是一种特殊情感的童话表述,《长安三万里》是关于文化的童话情感表述。这些影片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最根本的一点是这方面有很大创新。    

《看电影》主编、著名影评人阿郎认为,如果把2002年的《英雄》当作中国电影的一个转折点,那么走到今天,观众看电影除了视觉刺激以外,还要求有心理上的共鸣,这个时候更加贴近现实的作品就出现了。前不久上映的《三大队》就是现实题材的佳作,这部电影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而这个人身上又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侠”的精神,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实基因之间形成一个奇妙的连接,这是这部电影非常让人心动的地方。

尤其让人心动的地方还在于,《三大队》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包括那个原形人物,电影这么火之后,他也从不接受采访,仍然做着和银幕上一样的事情。有时候电影给我们提供几层维度的思考,既有现实意义,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今天论坛上半场和下半场道出了中国电影一个秘密——那就是我们终于走过了那些模仿和借鉴的阶段,终于开始关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我们的电影有点类似于这块土地生长出来的庄稼,这个庄稼只属于这块土地,换到另外一块土地,它是没有办法存活的,这也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八角笼中》火爆融入了观众对王宝强的感觉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电影学院助理院长张林明围绕着澳门打造演艺之都的现实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澳门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演艺活动在举办,包括澳门国际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展、亚太国际影展等等,澳门还有很多独立的电影制片人、独立的电影创作人,但澳门的电影产业这么多年来并不发达,更多是依附于香港。澳门更多是电影放映的历史非常长,几乎随着电影的诞生,我们就可以在澳门看到一些电影的影像。澳门科技大学正在做一个澳门电影资料馆学术平台,刚刚上线。澳门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优势,在这里可以看到几乎全球的一些原生影像,具备多元文化碰撞的优势。

澳门很小,但是它很饱满,很丰富;它非常现代,也很传统,是很后现代的那种传统,走在这儿感觉是非常魔幻的。在澳门发生的故事可能你觉得都可以,都很正常,它连接东方和西方,连接传统和现代——多元性和包容性非常强。有很多电影来澳门取景,但仅仅来取景是不够的。澳门的电影产业如何去做发展,如何去开发横琴,如何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未来大有可为。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授索亚斌谈到今年票房火爆的现实题材电影时认为,《孤注一掷》这样的热点话题电影是现实题材电影的一部分,其创作得到更多来自官方的支持和与国家政策的呼应,所以它是非典型性的巨大成功。他个人觉得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是《八角笼中》,这部影片也涉及一个热点话题,片中原型人物七八年前就引起了很大争议,当时他甚至参加过相关题材影片的策划,说能不能拍出来。最终过了好多年之后,王宝强自导自演拍出来了。尽管远离了当时的热点话题,但仍然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

《八角笼中》中男主角利用孩子去打拳,骗孩子买保险,一度被人骂,但换一个角度去看,其实他做的事情也可以叫好事。一个人也好,一件事也好,从不同角度看,可能对它评价尺度就变了,事情的性质也会发生改变,这是该片做得特别成功的一点。《八角笼中》的成功还在于把王宝强的个人经历和公众对他的感觉融汇进去,这是特别牛的一点。陈思诚说这部电影可能本身是10亿票房,另外的10多亿票房其实是观众将对王宝强感觉非常完美地融汇到了片中主角身上。这一点可遇不可求,但是每个导演和演员都可以找自己独特的东西。能够把现实题材和个人经历、热点话题融汇在一起,这个特别难得。

一些高票房现实题材电影贴牌主义盛行    

著名影评人、作家韩浩月表示:以前现实题材有一种说法叫伪现实主义,再后来叫悬浮现实主义,现在应该叫贴牌现实主义。很多高票房的现实题材电影身上贴了一身的标签,让你忽略影片的内容表达,只是被它的花哨标签所吸引。《我不是药神》高票房,大家会觉得是它应得的。但2023年高票房的现实题材电影存在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可以质疑的地方,很多不是靠影片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靠故事本身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对一些社会话题的消费,在社交媒体上对性别对立等话题的捆绑,甚至对电影背后创作者的消费,这些都是现实题材贴牌主义盛行的一个乱象。

韩浩月认为,与高票房的现实题材电影相比,文艺片的中小成本现实题材反而对现实主义呈现和挖掘更深,像《河边的错误》《宇宙探索编辑部》可能票房不高,但他从里边感受到作品对现实的关切比那些高票房的电影要更真实、更系统,更具批判性。他觉得真正伟大的现实题材作品,一定能在一个小的切口中把现实主义精神百分百地灌注进去,标签不重要,贴牌不重要,而是它所要表达、真诚想告诉观众的东西,能被观众没有损失地接收到,这是现实题材电影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代电影》编审、《当代动画》执行主编林锦爔主要从国产现实题材动画电影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带领大家关注中国动画电影中现实题材的创作。为此,她列举和分析了2018年三部国产现实题材动画电影《肆式青春》《昨日青空》《大世界》,前两部是关于青春校园题材的,《大世界》是关注边缘人物的,票房从200万到8000多万不等。前两部在画风、剧情上还有一些日漫的影子,不够本土化,而这两年的动画电影则出现了本土化的画风和风格。比如2021年的《雄狮少年》,关注的是本土文化题材和少年,还有平凡人的梦想,收获2亿多票房。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现实题材动画片《茶啊二中》,与《长安三万里》以及多部优秀真人电影同台PK,最终拿到3.84亿元票房,由此可见其很受欢迎。这也是对现实题材国产动画电影的拓展,这部影片是青春校园题材,这在真人电影中很常见,但是用动画以及喜剧的方式比较少见。导演设置片中人物说东北话,本身感染力很强,还有很多校园趣事,结尾积极向上,又回到现实,特别接地气。而且该片的共情牌打得特别好,营销也做得很好。

澳涞坞论坛创办于2020年10月,是每年澳涞坞颁奖季期间举办的高端国际影视文化产业论坛。主办方邀请国内外影视文化行业领军人物和专家学者,围绕着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乃至全球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等热点话题,各抒己见或观点交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