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教育国际研讨会”于11月17至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介绍,“循证教育”在教育领域还属于新事物,北京市朝阳区是全国首个开展“循证教育”研究的试点区域。“循证教育”项目将在朝阳区实施三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将全程跟踪。未来,“循证教育”将会对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产生积极的影响。(11月19日,人民网)
据介绍,“循证教育”是一种致力于优化教育实践的启发式结构模型,它并非是对现代教育需求的现成解决方案,而是一组能够改变人们对教育看法的原则和实践。它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用多元类型的证据为依据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决策。它强调多重角色的参与,包括来自大学的学者、研究机构的教育研究者、智库的工作者、中小学教育者、政府和学校的决策者等。
当前社会上对教育的看法和做法十分多样、各不相同,有些观点甚至完全相反,谁也不服谁。因此不妨让事实说话,在实践当中,检验且不断修正与教育有关的各种观点和行为。并且,这并非一部分人关起门来搞研究,而是多角色皆可参与的开放式检验过程。尤其是,个人观点不再好使,推论结果、改进做法等,将完全以实证为依据。
可以看出,“循证教育”参照了循证医学的研究模式,借鉴了循证医学的成功经验。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证据医学,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实验当中证实或证伪一种疗法和药物。这种模式运行已久,做法已十分成熟。目前在医疗系统,一种疗法和药物的效果如何,循证医学极具权威性。
倘若“循证教育”能够获得循证医学那样的成功,就会对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围绕一些教育问题,观点多元不是坏事,但必须有统一观点的方法,有评判对错的标准,有推动改进的规则,否则就永远说不清道不明,更难以让各方采取一致的行动。“循证教育”的推出,有望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也要看到,“循证教育”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相比医学,教育效果评估要困难得多。因为疗法和药物效果如何,治愈率、成活率等指标一目了然,但一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如何,究竟是看升学率,还是看人才创新与适应等其他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解不开的结。完善“循证教育”模式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困难也不容低估。
但不管怎么,全国首个“循证教育”的试点本身就是一大进步。果断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才能够拥有更多可能性。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出台更多类似的创新举措。
文/时本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