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商家用力“讨好”,为什么想吃的人却越来越少?
国是直通车 2023-10-03 20:34

距离你上次吃完一整个月饼过去多久了?

不知从哪年中秋节开始,月饼商家们“卷”起来了。从传统的五仁、豆沙,到如今的黑松露牛肉、芥末蟹柳,新花样、新口味月饼层出不穷。

面对月饼厂商的用力“讨好”,网友们却感叹“终不似少年游”:“再也吃不下一个完整的月饼了!”

细数缘由,大致有三。

原因一:怀旧派

知乎答主@子菲说:

如果商家能制作一些复古月饼、用旧时包装的话,或能让人们找到儿时的味道。

现在的月饼只能吃八分之一,里面太甜了,像是放了满满的甜味剂。

反倒是小时候传统的月饼,里面混杂着芝麻、花生、冬瓜糖等馅。手工制作的面皮,快烤熟时均匀地撒一点白芝麻,烤制出来的月饼脆香脆香的。

把它掰开两半,侧面的月饼皮层峦叠嶂,丝丝分明,层层分明,看起来更有食欲,吃起来都是唇齿留香。

我们在乡村,节日气息浓厚。这里手工制作的月饼嘎嘣脆,孩子吃的时候都特意说,“你靠近我的嘴巴,听我嘴里有什么声音?”

哈哈,原来就是脆脆饼皮的声音。

知乎答主@小猫:

吃不下的月饼,回不去的家乡,是我们的乡愁。

小时候的月饼,没有现在这么精致、花哨,但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每当咬一口月饼,就仿佛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能听到妈妈的叮嘱,能看到爸爸的笑容,能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渐渐长大,离开故乡,来到大城市。现在的月饼,外形精致,口感丰富,种类繁多,但却兴致缺缺,吃不下。

可能是因为现在的月饼太过精致,失去了那种原始的味道,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的繁华,失去了对家乡的思念。

原因二:成分派

知乎食品安全话题下优秀答主@明非:

心理上吃不下。

一块广式月饼,基本上自由糖(不超过5%能量)已经超标,脂肪快达到日需量一半。这些对身体负担很重。

知乎答主@嫏嬛·印象:

一整块月饼还是非常考验胰岛的。

小时候挺喜欢吃月饼,那会儿可能也没吃过啥好的,身体里缺油缺糖。也可能是年龄小,一天吃好几个也没啥事。

现在根本不敢多吃,月饼一个分四块都算我倔强了。

知乎答主@andleft:

除非研发出零糖零油的月饼,否则一口也不吃。

月饼这种极致的糖油混合物,又难吃又不健康。总不能为了个传统节日,拿自己的三高开玩笑吧。

知乎食品领域答主@钱程:

知乎食品领域答主@钱程此前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一块较大的月饼的热量可以轻松达到500大卡,而一般成年人一天能量摄入大概在1800~2000大卡左右,一个月饼所提供的热量已经等于或超过一顿正餐的需要了。

原因三:改良派

知乎答主@大白兔AD钙奶:

建议将月饼本身与送礼用的花哨包装区分开来。

月饼是月饼,包装单独购买。买给自己吃的月饼只要实惠又好吃就可以了。

知乎答主@温甜甜圈:

期待月饼出现拼单付款。

不要老是准备一些月饼礼盒,自己吃要什么礼盒?可以出些散称月饼。

月饼在线上买确实很便宜,那线下可以便宜一些。很多人买不了那么多月饼,但如果买的多还有优惠,那可以大家拼着一起买。

知乎答主@晓玉-xiaoyu:

还是传统一点,做传统食物更能过好传统节日,守住老传统。

对于现在商家为了迎合年轻人而开发的新品月饼,本人并不喜欢,不仅没了传统韵味,反而给人一种像是在包不同馅料的包子的感觉。

虽说年轻一代有开创精神,但在传统节日上还是觉得用传统食品比较好,不要搞什么花活。浪费了很多食材和时间,做出的东西华而不实,失去了传统节日的氛围感。

知乎答主@弘璎:

建议少糖、内馅粗糙、厚皮、保质期短。

少糖:咬一小口就齁甜的月饼,浅尝一口感觉都要螺旋升天。

内馅粗糙:传统手工馅料没有那么细腻,吃起来有种古朴的粗糙感。现在机器流水线上出来的馅料,各种细腻,各种精致。

厚皮:皮还是可以吃,至少比齁甜的馅料容易吞,所以希望皮可以厚一点。

保质期短:希望不要放那么多防腐剂、添加剂。自己手工炒制的馅料做成月饼,不放防腐剂的情况下,密封好,保质期能在5天到15天左右。这个保质期就不错,因为节日过后也不怎么吃了。

知乎答主@仙灵女巫伊芙琳:

本质上是一代人消费习惯的变迁。

其实月饼之前最大的卖点不是口味好不好吃而是送礼够不够档次。

而在“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体后,月饼正在从礼品通货转向自用市场,也从传统商超渠道转为互联网渠道。

像原来五仁、黑芝麻、枣泥等老式月饼,由于送礼不适合导致越来越少。月饼厂家为了增加附加值,馅料逐渐转为用广式月饼中的蛋黄、奶黄、流心等以彰显成本的提升。包装一年更比一年“卷”,从而产生了很多天价月饼与过度包装。

建议可以将月饼做得更小一点,会更适合一个人吃。对于“70后”“80后”消费群体,还是可以做一些礼盒,建议做一些养生月饼、低糖月饼,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