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是十月下旬,秋意更是愈发明显了,不少地方还迎来了“断崖式”降温,就连广东也迎来了新一股冷空气。
那么,现在天气逐渐转凉,我们在养生上要注意点什么呢?
牢记“2要”,补阳气、祛寒邪
1、要泡脚
天凉泡脚,不仅可以加速人体血液循环,缓解一些身体酸痛的小毛病,还有疏通经脉、扶阳祛寒的作用。
因此,天凉想要养生,大家不妨多泡泡脚。
但要注意的是,泡脚过久、身体过热,会导致阳气生发,气血外张。
这就意味着,泡脚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
上了年纪的人及心脑血管疾病者要再短一些,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人体微微出汗即可。
2、要晒太阳
从中医的角度看,天气一凉,有些人就手脚冰凉、常常生病,就可能是由于夏天受寒、阳气虚弱,以致体内阳气“不够用”,不足以抵抗寒凉。
《黄帝内经》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而要补足阳气,可以试试晒太阳。
具体要怎么晒呢?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常晒头顶,可畅通百脉、调补阳气。
人体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常晒后背,也有助温补阳气、调理脏腑气血。
简而言之,晒太阳时要多晒晒头部和背部。同时,最好选择在早上10点前晒,此时阳光温和,能避免晒伤。
晒太阳也不是晒得越久越好,建议每次晒15~20分钟,具体以感觉身体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度。晒完后记得喝点温开水,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3个部位,千万不要冻着了!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但“秋冻”并不是要一味地挨冻,而是说天气转凉、早晚气温较低时,人们不要过早、过多地添衣。
这是因为,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身体的耐寒能力,提高机体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秋冻”并不是全身都要冻,以下这几个关键部位尤其“冻”不得——
1、不要冻肩部
很多人不太注重肩部的保暖,其实这个部位是比较脆弱和敏感的。
如果不注意保暖,肩部就会很容易受凉,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患上肩周炎等疾病。
建议:大家外出或在办公室午睡时,可以在肩部围个披肩保暖。
晚上休息或有时间,还可热敷肩部,再辅以按摩,这样做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
2、不要冻腹部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很多脏器都在腹部,腹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痛经、月经不调等。
建议:不要穿露脐装;午睡时可用毛巾被或小毯子盖在腹部。
3、不要冻脚部
正所谓,“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脚是身体最怕冷的部位之一,因为它离心脏最远,双脚末梢血液循环差,同时皮下脂肪量少,因而保温能力也比较弱。
因此,脚部一旦受寒,人体抵抗力也难免会随之下降。
建议:坚持用热水泡脚,以促进气血运行;平时多做运动,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当然了,“秋冻”也并非人人适合。
抵抗力弱的老人、小孩,以及患有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肺病和肠胃病等疾病的人群,早晚气温较低时还是适当添点衣物。
此外,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人们更要根据当地温度变化灵活增减衣物,切勿盲目“秋冻”。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