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仪诚
北大地质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1956级同学在校期间距今已逾半个多世纪,毕业后特别是退休以来,全班同学前后聚会已达十多次,聚会地点多在北京,还有几次分别在上海、徐州、成都、南京、鞍山。在京的聚会每次都要回北大校园参观游览,拜访恩师,怀念在校读书的时光,感受燕园的新变化。回忆当年在校时的经历,一桩桩一件件至今仍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充满着激情和欢快。
开学第一天专业课大学新生惊讶得不知所措
记得1956年8月下旬,北大在迎接新生入学时,每人发给一本《新生手册》,全面介绍学校的概况,还附有一张折叠起来的校园全图,上面标出各类建筑物、道路和园林湖泊等,以此图做向导,可走遍校园的各个角落。《新生手册》的第一页印着一张表格,上面列出学校的机构设置和主要工作人员。当时的校长是马寅初先生,党委书记是江隆基先生,15个系主任的名字也分别列出。
当年学校各系迎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在各系教学楼前架设的一些宣传板,展示本系的教师队伍,特别对教授一一报出姓名。例如在哲学楼前的几块黑板上介绍了冯友兰、汤用彤等三十多位著名教授、副教授,在文史楼前介绍了王力、魏建功、翦伯赞等数十位中文系和历史系的教授、副教授,在理科各系楼前分别介绍王竹溪、叶企孙、饶毓泰、黄昆、傅鹰、汤佩松等多位知名教授。在1955年全国首批聘任的233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北大一校就占三十多位,在各高校中遥遥领先,可见当时北大教师队伍阵容之强大。
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北大由城内搬到西郊原燕京大学校址。此后几年,校园内新建了一系列的教学楼、实验楼、阅览室、宿舍和餐厅等,多数是清华建筑系设计的,采取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大屋顶彩色挑檐加青砖外墙,既庄重又华美,与原燕园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当年建设的大饭厅(现已拆除,在原址建了百年校庆大讲堂),采用简洁的木质叠架式结构,当时号称亚洲第一大跨度,前端还搭建了舞台,开大会或放映电影及文艺演出时,可容纳近5000人(需自带座凳)。1956年我们入学时,由于一些扩建项目尚未完工,教学设施不足,学生分文理科两批次轮流上课和用餐,部分新生曾暂住小阅览室(第四阅览室)等处,数周后才全部搬入1-31斋(后改称楼),其后五年陆续建成32-45斋和新物理楼、化学楼等,校园南扩至海淀镇和中关村,东扩至成府和蓝旗营。
我们经济地理专业1956级同学于1956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由理科考入北大地质地理系,按当年高考招生规定,要加试地理,即多考一门课。该专业是1955年借鉴苏联莫斯科大学的专业设置在北大开设的新专业,当时在我国尚属首次。我们1956级这个班是该专业招收的第二期学生。同学们入学后,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兴趣非常浓厚,当时正值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后期,整个国家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党号召青年人向科学进军,大家对未来充满着期待和憧憬。
记得我们开学第一天上过一门专业基础课“气象学与气候学”,地点在第一教室楼的合班教室,任课教师是知名教授李宪之先生。这位曾留学德国的博士已年近半百,早年参加过世界著名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率领的中国西部地区探险考察,到20世纪50年代,他已是国内气象学界与地理学界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上课的铃声响过后,李先生风度翩翩缓缓走进课堂,手里提着的皮包未曾打开,口中已款款道来,黑板上用粉笔随手画出的图示形象清晰,讲到半节课时,才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一张小纸条,看上一眼,便一直讲到下课。这一节课下来让许多从全国各地考来的大学新生惊讶得不知所措,有些同学带着笔记本不知如何记录,甚至没有记上几行字。听过几次后,才能慢慢品出其奥妙,领略其精彩,也才能慢慢记好课堂笔记。
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年轻教师常到学生宿舍坐一坐
北大学生吸取的知识和营养不仅来自专业学习,更来自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地质地理系主任侯仁之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开出的关于“北京城历史变迁”的讲座,听众爆满,连阶梯教室的过道和窗台上都挤满了人,教室前后的四扇门均无法关闭,许多同学站在门外听讲,特别是新入学的同学听起来兴趣极浓,因此他这类讲座可以说每年都要开一次。
北大的讲座还经常请来校外的专家、学者、名人。1957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北大请到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和其夫人著名演员新凤霞与北大同学见面,讲解正在京城舞台演出的、由其编写的话剧《风雪夜归人》及评剧艺术,会场气氛相当热烈,不少人都是站着听的。
当时,经济地理教研室的几位年轻教师,包括胡兆量、杨吾扬、郭鸿铭等,经常到我们学生宿舍来坐一坐,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做课外辅导,交谈中还向我们介绍学校和专业的发展情况,鼓励我们学好基础课。
其中,胡兆量先生来的次数最多,他的年龄并不比班里的同学大多少,却备受尊敬。在其后的几年里胡先生给我们班开过好几门专业课,同学们获益匪浅。1961年,胡先生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到农业部进行毕业实习。在两个多月时间里,针对农业生产布局相关问题,每人选一个专题,收集资料,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写出毕业论文。我本人写的《我国高粱作物布局研究》毕业论文就是在胡先生亲自指导下完成的。
十多位同学冒着雪送我到车站
在我们初进北大上学那段时光,班里同学虽然来自南北方多个省区,生活习性差异很大,但大家相互尊重,关心他人,相处十分融洽。有一件事是我永生难忘的。1957年1月8日上午,我留在宿舍翻看着书本和笔记,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慌乱得不得了,难受得很,怎么也安静不下来。过了一会儿,突然一位班里的同学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加急电报,大声喊叫我的名字,我接过电报一眼看到“母逝速归”几个字,不禁悲痛万分,大声恸哭起来。我幼年三岁时父亲病故,现在又失去了含辛茹苦抚养我长大的母亲,人生极大不幸。同班同学得知此事后,纷纷前来看望,有十多位同学,包括班里的大部分女生,一直冒着纷飞的雪花送我到校外332路公交车的海淀车站,孙尚志同学还陪我到前门车站,帮我买票,把我送上回家的火车。
我们经济地理1956级同学在校期间多次参加教学实习和专业实践活动。一、二年级主要在京郊的西山寨口、妙峰山、周口店、大兴等地进行基础课教学实习,三、四年级参加过河北省区域规划、辽宁省本溪市小城镇规划,还有部分同学参加过中国科学院首次组织的西北毛乌素沙漠考察。
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得到了实际工作的锻炼,强健了体魄,但也遇到过一些意外和风险。范瑞珍等几位同学1960年夏在本溪县(小市)实习时遇上当地太子河百年少见的洪水,夜间睡眠中被暴雨惊醒,发现洪水涌入室内,已经漫过床铺的一半,惊恐之下他们急忙冲出去,逃离到附近的山上,才得以安全。马翠媛等几位同学1958年冬在承德做区域规划时,驻地发生火灾,他们冒险从房内抢救物品,保住了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与同班同学胡积善等在西北考察沙漠和古遗址时,沿古长城每日步行达35千米,忍受着炎炎的烈日和干渴,吃不到任何蔬菜,也毅然坚持下来。
1961年我们毕业时正值国家处于经济调整时期,规定各单位要进行人事定编和下放,对当年的高校毕业生只能暂时作安置处理。我们这个班不少同学被分配到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及东北地区,其后许多人逐步得到工作调整和专业归队,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一些成绩,为国家建设做出一定贡献,无愧于国家和母校的培育。
(作者1956年考入北大地质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鞍山钢铁学院,曾任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