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察机关通报近两年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情况 内部员工参与犯罪案件超九成
上海证券报 2023-04-26 13:37

记者4月25日从上海检察机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至2022年,上海检察机关受理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共40件93人2单位,案件数量与往年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内部员工参与的案件量占比超九成,案件集中于制造业、高科技行业。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介绍,在上海市检察机关受理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中,权利人报案的占比86.7%。受理审查逮捕案件共计17件39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共计23件54人2单位。在已判决案件中,平均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单位最高被判处罚金1000万元,个人最高被判处罚金800万元。

具体来看,被告人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73%,文化水平较高。内部员工参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量占比达93%。以结伙形式作案的情况多发,共同犯罪案件量占比达76%。涉技术信息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占比83.3%,主要涵盖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电子程序等内容。侵犯技术信息类案件集中于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其中,制造业领域内占比前三的为机械制造、汽车以及化工产业,高科技产业则主要集中于软件开发和半导体行业。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表示,当前在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存在:证据规范有待加强,如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定罪高度依赖鉴定意见,然而司法实践中,鉴定机构和鉴定方法的确定有待进一步规范。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法律适用中,对共同犯罪中次要人员主观故意的认定、持有型商业秘密犯罪的可罚性与情节认定等,标准也需细化。

针对以上问题,检察机关将凝聚司法合力,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一体化协同保护格局;探索商业秘密提级管辖,推进“专员办专案”工作模式,促进商业秘密犯罪案件证据规则和审查思路的统一;通过打造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打造专业化办案团队、发挥专家智库办案辅助作用,切实提高办案队伍能力水平。检察机关建议,通过做实员工保密教育、因地制宜采取有效保密措施等方式,同时促进检企互动,加强对重点企业、行业领域的法治宣传,共同筑牢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防火墙。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去年以来北京警方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50余起 刑拘820余名犯罪嫌疑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过去3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达3.07万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2023年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万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04
去年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万起
新华社 2024-02-04
最高检披露涉知识产权犯罪特点 侵犯商业秘密“内鬼”作案比例高
工人日报 2023-08-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