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买卖街上山,没想到遇到了全北京最好吃的面皮!路过那间小档口时,里面传来醇厚的陕西话:“不用扫了么,不用扫了么……”循声看过去,一个隐约藏着一圈小络腮胡却面善可亲的中年男人正有点儿着急地说着这话。
原来,一个顾客吃完饭扫了操作台上的二维码付账,结果这个码是之前老板留下的码,但钱已经过去了。他们正在相互拉扯:女顾客说小本儿生意,要再给个成本钱;小络腮胡执意说算了么算了么,好吃再来。
哇,那我也进去填个肚子。正站那儿朝墙上的照片“举饭不定”,寻思要擀面皮还是牛筋面?“我给你推荐!吃经典凉皮,他们家做的一绝!我今天想吃了,是专门从海淀过来吃的!”后桌的一位女士向我热情地推荐。“给你配一半凉皮一半牛筋,你先尝一尝么。”老板在一旁,边搓手边说。
很快,操作间里的大姐端来一个兰花碗。第一根入口,又香又筋道,再佐以他家自己做的辣腐乳,好吃得后劲贼大。
“味道真不错!”我说。小络腮胡听了,眼睛笑成一条线,“我们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做,每天早上现做面皮、米皮,原材料都是汉中过来的,我们自己熬的调料,那个汤你都可以喝的,一点儿不兑水。辣豆腐也是大姐做的。”
主厨大姐少言少语,干净麻利,大多时候跟着微笑。她是榆林人,来北京二十多年了,快60岁了。过去三年在通州帮忙带孙子,现在孙子上学了,做面皮的手艺没丢,就出来帮老乡撑起这家凉皮店。吃饭的时候,进来好几个回头客,和小络腮胡打招呼,显得很亲近。
付完账我想打包带走两份,大姐直摇手,“不行不行,那么远,到家就不好吃了。”跟他们告别的时候,大姐拿来一个小圆纸盒,装了好几块辣腐乳递给我,“好吃下次再来。快入冬时候也来,我到时候多做几罐辣腐乳。”
出门的时候,看见店里的墙上写着一句话:“开间温暖的小店,遇见温暖的人。”
沿买卖街一路上行,可能有香山寺横三佛、纵三佛的依山借势,层层照拂,感受到一片安宁静美的气息。咫尺之间忽然发现松枝间的窝里趴着一只珠颈斑鸠,一动不动。你看它,它也瞪着溜圆的小眼睛看你,模样质朴,神态平和。
二百七十多年前,乾隆仿照市肆格局在这兴建了香山寺买卖街,帝后嫔妃,阿哥公主们来这里游玩时,太监、宫女扮成生意人,让皇族们感受一些民间闹市的生活意趣。
不知道,当年扮演出来的“宫市”,可曾让皇族们体会到了老百姓的生活?
文/shoie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