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安路灯、垃圾分类、邻里纠纷......民政工作的家长里短、民生工作的百姓关切。聆听、记录、答疑,一桩桩、一件件,大兴礼贤街巷里420余名“大管家”通过“拉家常”议事会平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广场一角、圆桌会议上与村民面对面沟通,他们日间探访、街边夜谈,走进群众身边,真正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百姓事家门办 新家园里乡情浓
“书记,我家里漏水了,您看能找人帮我看一下吗?”日前,西里河村“拉家常”议事队伍接到了村民李大爷的电话,村支部书记邵雨详细了解后,立即安抚李大爷情绪的同时提出解决办法。随后,联系小区物业及议事会成员赶到李大爷家中,经过沟通协商将家中漏水问题圆满解决。
据悉,村“拉家常”议事队伍由村“两委”、民政专管员、老党员、老乡贤等人员组成,作为拆迁村的西里河村,由于村民分散搬至辖区各小区,为确保搬迁后议事队伍及时收到村民诉求、群干联系不断档,西里河村按照分人包户原则,通过微信群及每月议事会与村民时刻保持联系。村“拉家常”议事队伍工作人员崔洪武告诉记者,拆迁搬家后像李大爷一样打电话的村民并不少。“村里的事村里办,村民的事共同协商解决。尤其现在有了‘拉家常’议事队伍,像李大爷这样的老人更愿意、也习惯找咱们工作人员,既容易沟通,也方便解决。”自2023年1月以来,各村“拉家常”议事队伍接收民生问题80余件,解决率达到80%以上。
重建“舒适圈”走进村民心里
“东边的凉亭和土坡改成了篮球场,还规划了充电桩;西边的荒地变成了村民娱乐的小广场。”宏升村“拉家常”议事队伍工作人员贾敬向记者介绍村内前不久投入使用的两片休闲广场,东西两片区域加起来将近450平方米的面积,不仅让宏升村有了焕然一新般的环境提升,还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地及生活便利的民生服务。
“咱们老百姓几乎家家都有电动车,放在家里充电怕不安全,就可以来咱们广场充电,安全又方便。”贾敬说道。为让村民真正走出院落,感受家门口的广场生活,宏升村两处广场改造前,村“拉家常”议事队伍通过入户走S访及街边询问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并针对广场设备建设积极与多方沟通,真正找到村民幸福与实惠的平衡点。目前,篮球场边上共有20个充电桩整齐排列,据了解,今年将为充电桩通上电,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村居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以前这块是一个小土坡,旁边的小凉亭经过常年累积的风吹日晒都已经破烂不堪了,现在多好,环境也干净,还有健身设备,我们可以来这遛遛弯,锻炼下身体。”村民说道。
一村一策 收民意听心声
“‘拉家常’议事会不仅能让我们的村庄治理更有效,还能让我们的心离得越来越近,原来村民们表达意见还很拘束,现在大家像‘拉家常’似的面对面聊天沟通,各村的集体感也越来越强。”镇民生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张芳华表示。拉近距离、说家里话,用亲近、灵活、简洁的方式入户走访、收集需求、座谈交流、解决问题,礼贤镇以“聊天”代替“开会”,真正让老百姓参与到村庄建设,实现百姓事、百姓议、百姓定。
为丰富“拉家常”线上线下外延,礼贤镇除了增设电话专线、微信专线外,还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逐步在各村设立“收集站”“说事室”和特色的“12号工作室”,每月一次或每周一次开展圆桌会议,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村庄自治的积极性,焕发基层协商治理生命力。目前,礼贤镇已在全镇42个村、2个社区搭建了“拉家常”议事平台,吸纳了包括村“两委”、网格员、老乡贤等在内的420余名人员加入议事队伍,做到全镇100%全覆盖。
以群众关注、关心的热难点问题为导向,将“接诉即办向主动治理转变”,把被动“坐等”变成主动发现,礼贤镇依托“拉家常”议事会平台,创建了“诉议融合”、民事“明”说、靠前服务等7个议事模式,真正拉近了村民与干部的距离,提高了村社群防群治水平,提升了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北青社区报记者 方冉冉
编辑/谢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