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三食,忌三事,养三气
有书 2022-12-22 16:00

“新雪玲珑白,寒枝落寞黄。”

岁月循环、时光往复,当屋顶的雪花越发玲珑皎白、树上的枝叶越发落寞枯黄时,冬至就到了。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作为冬季的重大节气,冬至向来被视作“阴气至盛、阳气始生”的关键期。

这是阴阳消长、否极泰来的季节,也是我们顺气养生、自我滋养的好时节。

此时的我们,最宜顺应节气的转变调整身心,透过严寒的表象读懂冬至的智慧,把握好属于自己的“冬至时节”。

吃三食,迎冬至

《晋书》上记载说:

“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节日;

其重要程度不亚于过年,故民间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每逢冬至时节,人们都会收集新鲜的果蔬和其他应季食物,来供奉神明、祭拜祖先以及宴请亲友。

1.“贺冬”尝新品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冬至是阴极阳生的日子,所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吉祥之日来庆贺。

只是“贺冬”的习俗,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北方民谚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在冬至这一天,北方人大多会吃新麦制成的水饺和馄饨。

而南方俗话讲:“大冬大似年,粑粑先上前。”

南方人在冬至时节,最爱吃汤圆、糍粑以及米团等稻米制成的食物。

不过,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吃饺子还是汤圆,人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庆贺冬至、喜迎吉祥。

2.“养冬”食果蔬

李白诗云:“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寒冷的露珠洗白了梧桐和楸树的树叶,凛冽的霜雪催黄了林中的柑橘和柚子。

秋冬时节,并不是只有凛冽的寒风和萧瑟的景象,苦寒的霜雪之下,还孕育着许多甜美多汁的柑橘。

柑橘一身都是宝:

果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既美味又能美容养颜;

叶子捣汁可以帮助疏肝理气、消肿散毒;果皮泡茶能够化痰消肿、止痛解渴等。

因此柑橘也成了冬至必吃果蔬之一。

此外,冬至时节,除了柑橘类水果,人们还会采食萝卜、白菜、莲藕等时蔬,调理身体。

3.“储冬”吃补品

老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冬至是自然界阴阳升降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们滋补养生的黄金期。

此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肉类,更易被身体吸收,发挥滋补的功效。

而鲫鱼,就是符合这一进补需求的上等佳品之一。

民间谚语说:“冬吃鲫鱼夏吃鲤,从此不用医生理。”

冬天的鲫鱼富含优质蛋白和各种维生素,不仅肉味肥美;

而且对脾胃虚弱、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患者,都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

所以冬至时节,许多人都会为家人选上一条肥美的鲫鱼,以滋补身体。

忌三事,平阴阳

古籍记载,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之后,气温骤降、天寒地冻,蚯蚓不得不团起身子、蛰伏过冬;

接着,便是物极必反、阴极生阳,麋鹿的鹿角感受到阳气自行脱落;

此后山林解冻,岩层深处的泉水恢复流动,慢慢回温。

在短短的半个月里,阳气一天比一天多,天地万物也从封闭慢慢走向复苏。

此时,为了呵护好体内初生的阳气,我们一定要记好冬季养生禁忌。

1.忌生冷,温补养胃气

古人云:“冬至一阳生。”

冬至的阳气虽然开始萌动,但局势上依旧是“阴盛阳衰”;

人体内的阳气依旧很“弱小”,需要精心呵护才行。

而生冷的食物大多属性阴寒,如果我们像夏秋一样饮食、不忌生冷,不仅无法起到“呵护阳气”的效果;

反而会造成体内的阴阳失衡,继而损伤脾胃,出现各种肠胃疾病。

所以冬至养生,一定要注意调整日常饮食,多吃温补之物,少吃粘硬、生冷的食物。

2.忌暴暖,驱寒助阳气

《素问》有云:“寒为万病之源。”

许多疾病,都和寒气入体有关。

而冬至之后,随着寒潮和冷空气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天气会越来越寒冷,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寒气入体。

于是很多人为了御寒取暖,便厚衣重裘、大火烘烤。

殊不知,这种“暴暖”,虽能短暂御寒,却容易扰乱体内的阴阳平衡,导致新陈代谢紊乱。

所以冬至养生,既要忌严寒,也要忌暴暖,勤脱勤着(zhuó),驱寒护体。

3.忌干燥,生津降火气

俗话说:“冬天常喝羊肉汤,不找医生开药方。”

冬至之后,寒气凝水汽为霜雪,空气中的水含量越来越低;

加上很多人为了驱寒,经常会食用大热、辛辣的食物。

但是冬季主封藏,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很容易导致内火堆积,出现上火症状。

而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性温味甘,具有“治虚劳寒冷”功效,既可食补、又可食疗。

因此冬至常喝羊肉汤,既能防寒滋补壮阳气,又能生津止渴降火气,简直一举两得。

养三气,御寒冬

《庄子》说: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人的生机能量由人体的元气所构成,元气充足则生机勃发,消散便导致死亡。

而冬至作为阳气初生的关键节点,不仅是我们护养体内阳气的重要关头,更是我们养气养生的最佳时期。

而冬至养生,一定要调整心态、静心养气。

1.养烟火气,家人相伴

《后汉书》记载道:“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冬至又名“亚岁”或“小年”,在冬至这一天,出门在外的游人都推掉其他事务,百官放假;

所有人都会像过大年一样,与阔别已久的家人一起聚会、享受团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在充满仪式感和烟火气的团聚中,每一餐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每一句家人的嘘寒问暖,都将化作无形的能量;

充盈每一颗孤独寂寞的心,温暖每一个饱经风霜的灵魂。

所以这个冬至,不妨减少出门、回归家庭,用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养一身能抵御风霜的正能量。

2.养孩子气,心态积极

诗云:“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

冬至虽然阴气最盛,但地表尚有“余温”,真正的寒冷,通常是在冬至之后。

此时,数九寒天、万物凋零,天地间一片萧条的景象。

想要熬过这段酷寒时光,除了一具强健的体魄之外,还须养一身孩子气。

孩子气,是一种蓬勃不息的生命力,更是一种无论世事沉浮、仍旧初心不改的坚持力。

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气,我们才能“身处严冬、心在暖春”,满含希望地熬过生命中的“至暗时刻”,等到暖春的到来。

3.养书卷气,沉淀积蓄

《黄帝内经》上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气”有正邪之分,邪气入体会导致身虚体弱,只有善养正气,身体才不容易被邪气所侵。

而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不仅能够增长我们的见识,还能帮助我们脱离低级趣味,洗练自身的气质,涵养浩然、清正之气。

今年冬至,不如放下俗尘杂事,围炉煮茶、静心读书。

在氤氲的茶香中,为自己沉淀蓄力,用书卷为自己熏一身破除万邪的浩然正气。

“莫为蹉跎恨,今宵梦最长。”

冬至是一年之中,白昼至短、黑夜至长的日子。

但是没有一个黑夜不会过去,没有一个黎明不会到来。

与其惋惜流逝的光阴,不如珍惜当下的时光,吃好三食、忌好三事、养好三气,用最积极的姿态,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段旅程。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立夏养生,尝“三鲜”忌“三事”
人民好医生 2024-05-08
清明养生必做的5件事+1个动作,超简单,很多人不知道!
人民网科普 2024-04-05
大寒|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如何“藏精”?
人民好医生 2024-01-21
今日冬至|养生“黄金期”记得吃这些食物
人民网健康 2023-12-22
相声、评弹、食俗养生分享,通州区“冬至节气文化活动”传承民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2
二十四节气•秋分 | 叮叮,秋分养生指南送到,助你度过“多事之秋”
疾控U健康 2023-09-23
这些养生知识你知道吗?
人民网健康 2023-07-10
夏季食养如何吃
人卫健康 2023-06-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