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区法院特邀调解员牟德洋(中)在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耐心答疑解惑
昌乐法院鄌郚法庭法官在鄌郚杏山子村法律与道德劝解室内调解纠纷
寒亭区法院法官前往开元街道金三角社区“党建+”法官工作室开展调解工作
诸城法院相州法庭在村委会开庭审理一起土地相邻权纠纷
寿光法院法官上门为菜农提供司法服务
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两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创建潍“和”坊“安”多元解纷品牌,深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解纷机制,把“和”“安”理念贯穿诉前、诉中、诉后各环节,解纷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下发通知,向全省推广潍“和”坊“安”工作经验。
潍坊市两级法院通过走潍“和”坊“安”善治之路,推动矛盾纠纷由“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构建全方位、多领域齐抓共管的多元解纷格局,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使“枫桥经验”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案结事了“和为贵”
“我的这个案子,法官给我讲了法律,调解员做了调解,我到法院跑了一趟腿,也没花诉讼费和代理费,事就解决了,我很满意。”在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刚调解完纠纷的老王说出了心里话。解纷成本小、耗费时间短是案件当事人对潍坊市两级法院诉前调解工作的普遍感受。
多元解纷是潍“和”坊“安”的主基调。全市法院普遍设立了诉调对接中心和人民调解室,健全特邀调解员和特邀调解组织名册,主动发挥他们专业解纷优势。
通过拓展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全市法院推进“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设立多元解纷工作室,常态化与工会、银保监分局、市场监管局、司法局、仲裁委等协力化解纠纷,设立“速裁法官+特邀调解员”配置的法官工作室72个,实现司法确认、速裁快审与诉前调解有序无缝衔接。
“将调解平台应用贯穿于案件分流、纠纷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等全过程,更容易实现案结事了目标。”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吴汐表示。她曾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线上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了一起交通事故纠纷,使双方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化解了矛盾。
应用好调解这一化解纠纷的“最优解”,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组建了由1名员额法官和10名具备丰富基层经验和专业素养的调解员组成的诉前调解团队;诸城市人民法院推行“特邀调解员+仲裁员+公证员”的“三员调解”模式;青州市人民法院按照纠纷类型和当事人意愿提供了委派调解、委托调解和邀请调解三种调解方式,“和为贵”的理念成为诉前调解的主旋律。
据了解,今年1至10月,全市法院诉前调解纠纷3.7万件。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高明芹给予了肯定评价:“法院在潍‘和’坊‘安’多元解纷实践中,治理衍生纠纷,减轻群众讼累,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
借助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医生、老乡贤“五老”调解员力量,潍坊市两级法院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协力开展源头解纷,在审判案件中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我在镇上教了一辈子书,很多到法庭打官司的乡亲都认识我,我做调解工作,他们都信服。”李清源是寿光的“司法乡贤”,70岁的他已经在寿光市人民法院田柳人民法庭从事调解工作15个年头了,每年调解纠纷近300起。
临朐县人民法院的“乐夕阳”调解室,由退休老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娴熟的优势,将很大一部分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民商事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矛盾纠纷一体化、一站式、一次性根本解决,进一步丰富了潍“和”坊“安”实践,让群众处处体验到有温度的司法服务。潍坊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葛金军表示:“潍‘和’坊‘安’多元解纷做法,是潍坊中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是从源头上减少诉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益探索,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成果。”
各安其道“分调裁”
“您的这起纠纷可以通过调解来化解,如果您有调解意愿,我将把您的案件分流至调解平台,由调解员先行调解。”听完了导诉法官对案件的分析,当事人在平衡时间和诉讼成本后,自主自愿选择了调解。
“调解成功后,您可以对调解协议书申请司法确认,之后也能申请执行。当然,若是调解不成,案件将转入诉讼程序。”经过导诉法官的进一步解释,当事人对案件的走向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对解决纠纷也更有信心了。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市法院全面构建诉讼服务“一站式”、分调裁审“全流程”、线上线下“双驱动”、诉源治理“多元化”的诉讼服务体系,对诉至法院的纠纷实行“分调裁”:
“分”,即在诉讼服务中心先行诉讼辅导,细算诉讼风险“五笔账”,引导当事人选择成本低、效率高、对抗弱的非诉方式解决纠纷。
“调”,即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的,将案件委派给特邀或驻院调解组织调处,调解成功、当事人选择司法确认的,及时进行司法确认。
“裁”,即对诉前调解不成或不适合诉前调解的民商事纠纷,及时登记立案,进行繁简分流,将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直接转交速裁团队审理。
通过有序分流的向内挖潜,再借助“调解+速裁”的内外协作,全市法院的办案效率得到整体提升。
原告某建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将被告诸城某公司及其子公司诉至法院。诸城法院了解到原告公司既想获得资金又不想失去客户的想法,在征得原告公司同意后,选择暂时不采取查封保全措施,而是多次组织双方进行沟通协调,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分期付款调解协议,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既解了“官司”又留住“关系”。
按照最方便、最快捷和保障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今年1至10月,潍坊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39.35%,自动履行率提高8.15个百分点。
为提升办案效率,全市法院积极探索速裁快审机制,明确团队配备专业化、办案流程集约化、小额诉讼常态化、诉讼服务智能化,大力采用要素式庭审方式、表格式裁判文书,打造类型化纠纷化解“快车道”。目前,全市法院79个速裁团队审结了31.47%的民商事案件,平均办案天数26.67天,实现了矛盾纠纷疏导分流、梯次“滤”化。
依托“分调裁”机制,全市法院牢固树立“纠纷一次性解决”理念,做实诉讼引导、做精审判质量、做细执源治理工作,减少案件不合理衍生,促进案件实质性化解。今年以来,全市法院衍生案件同比下降2.33%。
诉源治理“治未病”
“自从社区有了法官工作室,我们有纠纷也不用往法院跑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院的司法服务。”正如寒亭开元街道金三角社区居民所言,如今,发生纠纷或遇到难题,只要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有值班法官帮助解答法律疑惑。
今年5月,寒亭区首家“党建+”法官工作室在开元街道金三角社区成立。通过将司法资源下沉到街道、社区,法官每周“定时到”、有纠纷“及时到”,以“定时+随需”的工作模式确保了纠纷在发生的“第一现场”就得到解决,实现了群众“零距离”接触司法。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诉源治理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有效模式,潍坊市两级法院主动发挥专业解纷优势,激发调动起更多社会力量向源头集结,通过前端防控让大量纠纷得到“就地化解”,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释放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最大司法效能,关键在基层,落脚点也必须要在基层。抓住前端治未病,就要将审判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充分发挥好贴近群众的优势,增强法院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依托基层网格站点,昌邑市人民法院推出了独具特色的“邑谈即和”多元解纷工作品牌。“朋友交谈式的调解让人心服。”遇到纠纷的当事人来到“邑和堂”,就有网格员、楼道长、法院干警等帮忙“解疙瘩”,一起探讨出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
法院工作与基层网格化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服务群众的“司法零距离”,凝聚起解纷“正能量”,基层纠纷实现就近就地源头化解。
挺进基层社会治理最前沿,高密市人民法院设立网格法庭的创新做法也让人眼前一亮。百诚柏城网格法庭是潍坊市首家网格法庭,法庭以基层社会服务为依托,把化解矛盾纠纷的阵地前移,用老百姓的理评老百姓的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网格。
“在村一级设置网格法庭,能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网格员、特约调解员对社情民意了解深、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优势。”柏城村委负责人说。
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植根基层、与广大群众紧密相连的优势,倡树“根系乡土、厚植乡情、和睦乡邻”理念,全市法院积极构建以人民法庭为中心,辐射法官联系点、巡回审理点、人民调解室的“四位一体”解纷网络,在人民法庭建有人民调解室48处,依托社区网格站点,对接网格员119人,邀请141个调解组织、1085名调解员入驻平台开展线上调解。
“法院推行多元解纷,司法和民调真正实质对接,在法官的业务指导下,我们民调化解纠纷更有底气、更易成功。”寿光市稻田镇调解委员会主任赵新法表示。
司法职能在基层的向外延伸、向下扎根,相互串联起潍“和”坊“安”多元解纷链条,打通了法院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这事有了个最终说法,也就了了,我也不想破坏原先好好的邻里关系。”在昌乐县鄌郚镇杏山子村法律与道德劝解室内,相对而坐的两位当事人笑着站起身,握手言和。这起发生在老邻里之间的纠纷,在法庭、村委会、派出所、司法所的联合调解下,得到圆满解决。
“解决问题矛盾不能只依靠法院,我们积极与辖区镇政府、司法所、村委建立了良性互动机制,凝聚各方合力共同化解矛盾纠纷,保证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真正把矛盾化解到实处。”昌乐县人民法院鄌郚人民法庭法官闫文丽说道。
将“和为贵”理念融入法院工作全过程,全市法院与街道、社区、网格携手共治,广泛参与“无讼社区(乡村)”建设,为群众提供“菜单式”解纷服务,主动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审理、普法宣传、以案释法、指导调解,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构筑基层和谐稳定的屏障。
海晏河清逢盛世,时和岁丰护平安。迈上新征程,潍坊市两级法院必将在以良法善治推进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不辍。
文/闫继勇 秦建刚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