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6日在湖北武汉闭幕,会议正式通过“武汉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退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武汉宣言”是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宣言指出,自《湿地公约》缔结51年来,尽管已指定2466个国际重要湿地,认定了43个湿地城市,发起了19项区域倡议,各方为实现湿地持续保护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全球自然湿地面积仍减少了35%。
宣言呼吁,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立法和执法,并为评估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做出努力;开展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然资产评估和核算;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地管理城市和郊区的湿地,酌情建立湿地公园或湿地教育中心;采取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以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鼓励对泥炭地、珊瑚礁和海草床、红树林、高原湿地、地下水系等脆弱生态系统适当采取优先保护和管理;加强湿地水污染防治;加强全球湿地保护工作者之间的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说,“武汉宣言”是一份凝聚各方共识、展示全球意愿的重要文件,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责任。(参与记者:喻珮、侯文坤、任珂)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的主要成果,“武汉宣言”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当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春峰介绍,从今年8月初以来,中方牵头就起草的宣言草案在172个缔约方中进行了3轮磋商,认真研读了各方在磋商过程中提出的所有修改建议,对建设性意见予以了采纳,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识,最终文本得到缔约方普遍认可。
“‘武汉宣言’是各方共同意愿和行动的汇聚,是向各国发出的号召。体现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以及对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引领。”王春峰说。
多位与会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高兴看到本次大会通过“武汉宣言”。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只有加强协同合作,才能有效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退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文/熊琦 陈俊侠 喻珮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