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苍苍埋忠骨,白云悠悠抚英魂。今年9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烈士纪念日,在南京高淳双游村,有一家三代人一直守护着家乡的烈士墓。即使素未谋面,他们却早已将烈士当做自己的亲人,“民族英雄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守墓是对英雄的尊崇。”
爷爷辈开始守墓,烈士更是他们的亲人
今年52岁的孔向阳是双游村人,家在游子山北麓的砚瓦宕。爷爷孔祥锦1908年出生,是一名抗日战士,也是游子山的护林员。1945年7月,“苏南抗日的最后一役”东坝战役打响,经过激烈的战斗,狼狈而又狡猾的鬼子被新四军逼至游子山。因为敌我双方敌力悬殊,这场战争一直延续到了8月。句容籍烈士朱光明在这场战役中英勇牺牲后,由附近漆桥(街道)村民就近安葬。烈士李箕炳是江苏溧水人,在攻打游子山战斗中牺牲。
这两名烈士都被就近安葬在了游子山北麓,孔祥锦则是当时参与安葬的村民之一,“我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去游子山扫墓。后来有印象的是,坟墓有缺损,爷爷就去修坟墓。”孔向阳回忆道,从他记事起,每年清明节家里都会去给两位烈士祭扫,“虽然没有见过两位烈士,但经常听家里人和村里老人讲述他们的事迹,早已把他们当做亲人。”
守了77年,要将英烈精神传承下去
爷爷孔祥锦、父亲孔令根去世后,孔向阳作为第三代守墓人,不仅继续守护着北麓的两座烈士墓,还开始守护东麓的两座无名烈士墓。
2010年,孔向阳在工作中得知在舟村村东南方向还长眠着另外两位在游子山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无名英烈。同村的老人马身汛曾向他讲述了两位无名烈士的故事,老人当时参与了两位牺牲战士的安葬,一位战士是山东人,名叫刘金山,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个子相对较高,下葬前遗体的身旁放了一块毛竹板,用红色颜料写了“山东人刘金山”;另一位战士是四川人,姓陈,年龄在20岁左右,名字叫陈德胜(音)。
同村的孔祥金老人生前告诉孔向阳,当时为烈士抬棺的人都已过世,墓前曾竖有木质墓碑,但今已无存。“每每听到无名烈士的故事,都感慨万千,我们后人能做的就是将英烈精神传承下去。”孔向阳说。
散葬烈士迁入烈士陵园,第三代守墓人将继续祭扫
为进一步弘扬英烈精神,加强烈士墓的集中保护管理工作,今年5月17日上午,漆桥街道的这四名散葬烈士正式迁入游子山烈士陵园。孔向阳在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中成长,“虽然今年他们迁入了游子山烈士陵园,但我们的祭扫不会改变更不会缺席。”
在守墓的过程中,他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义工朋友,并且发动更多的人一起守墓、扫墓,同时开始通过媒体为无名英烈寻亲。2017年3月,他还成立了“为烈士寻根,愿英灵安息”团队,联合晓庄师范学院“梦千寻”团队共同开展游子山战斗烈士专项调查实践行动。
除清明节外,孔向阳在8月15日、9月3日和9月30日都会进行相应祭扫工作。“今年9月26日我带儿子、孙女一起去祭扫,让他们也将祭扫给传承下去。”孔向阳表示,未来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烈士祭扫工作,“既为缅怀先贤、告慰英烈,更为传承精神、激励后人。”
文/姜婧仪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