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浑身都是宝,桑葚可以吃,桑叶可以入药,桑皮可以造纸,桑枝可以做饮片……”说起家乡的古桑树,陈山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自豪两字仿佛写在了脸上。
自豪不光源于对家乡的感情。陈山山今年34岁,土生土长的大兴安定人。在安定镇,她开发的“春色满园桑叶宴”可谓是小有名气,她创办的“大美安定古树”品牌,更是变桑叶为宝,让乡亲们增加了不少收入。
其实,十年前,陈山山还是一个在城里上班的普通白领。
“小时候,我特别羡慕城里的孩子。城里的孩子放假可以到处去玩,而我却只能跟着大人干农活儿,打桑葚、看打瓜、摘花生、薅草……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家里的长辈更是打小就“教育”她:“你一定要走出去啊,可别像我们似的,在土里刨食。”
虽然对家乡无比眷恋,可家乡只有桑树、梨树、土路,没什么发展机会。大学毕业后,陈山山到城里上了班。每次回家,她得从黄村坐公交车,每次都要一个多小时。有时候坐车的人多,挤都挤不上去。2016年12月,京台高速北京段通车,从安定镇进城方便了不少。陈山山回家创业的心思愈发强烈。
“趁着还年轻,失败了还能爬起来。”2017年2月,陈山山辞去国企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当时,安定镇有一些村民经营农家院,陈山山挨家挨户去取经,结果大家都劝她放弃。“干这个干啥,干了也挣不到钱”“别干这个,赔钱”……
可陈山山偏偏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自己也开起了农家院。刚开了一个月,就赔进去9万多。
总赔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怎么才能让农家院火起来?这时,区里有专家到安定镇现场指导,她从中受到了启发。“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安定镇桑树多,陈山山创新推出了一桌“春色满园桑叶宴”,菜品以桑葚、桑叶为食材,一下子打开了局面。比如蜂窝桑叶豆腐,将豆腐制成蜂窝煤的形状,用桑叶汁调味,既有豆腐的口感,又有淡淡的清香;再比如薄皮桑叶菜团子,晶莹剔透,皮儿只有3毫米厚,好看又好吃。
陈山山的创新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不同于传统农家院的“粗犷风”,陈山山对摆盘的要求特别高。她要求不同的菜品配不同的盘子,每道菜必须要有装饰。在菜名上,她也是挖空了心思。比如一道菜是炸桑叶,她取名“桑叶天妇罗”,一下子变得“高大上”;清蒸的嫩桑叶,她取名“清露桑芽”,充满了诗情画意。2018年,凭借“春色满园桑叶宴”,陈山山的农家院一下子成了网红小院,等位的客人从中午一直能排到晚上。
看着火起来的小院,陈山山又开始思考了:一个小院接待能力毕竟有限,只要把客人留住,无论去谁家,受益的都是家乡人。于是,她联合了周边十几户开农家院的农户,大家一起经营“春色满园桑叶宴”。有慕名而来学习的,她也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为了帮助乡亲们提升农家院品质,她还亲自上门进行指导。“为了家乡好,咱们得抱团取暖。”陈山山的一席话,让大家豁然开朗。
“春色满园桑叶宴”的成功,让陈山山对家乡的桑树感情更加深厚。可除了桑葚,还有什么可以利用呢?她把目光放在了桑叶上。过去,桑叶属于没人要的东西,只能焚烧。后来不让烧了,就掩埋处理,费工又费力。“桑叶可以入药,可以制成桑叶茶。”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的她,很清楚桑叶的隐藏价值。
她找到合作伙伴,从桑枝、桑叶、桑果、桑皮四个方面,摸索出一条“春采桑枝、夏采桑葚、秋采桑叶、冬剥桑皮”的路子。2018年霜降节气刚过,陈山山就带着合作伙伴采收桑叶,第一年就为7个村的村民带来了30万元的收入。第二年收购桑叶,她特意嘱咐给每户村民送一包桑叶茶,让大家能够明白桑叶的用途。“咱们的产品会说话。”陈山山说。
如今,陈山山成立了合作社,还创办了“大美安定古树”品牌,累计带动17个村子1300余人增收。今年一个夏天,仅凭桑葚销售一项,就实现增收90余万元。她还根据安定镇的特色,将农业、旅游和研学结合起来,乡村旅游搞得有声有色。随着大兴国际机场投入使用,陈山山的村子也进行了异地迁建,大家即将搬进新居。“我们要在别墅区里开民宿啦!”陈山山一脸幸福。
回顾过去十年,陈山山感触很深。过去,她不好意思说自己来自农村,甚至回家创业她都不好意思提。可如今,她特别自豪,还成了百姓宣讲团的一员,走到哪里,她就把家乡宣传到哪里。“看,这就是变化!”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