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持续上涨,不少年初表现较差的基金净值开始回升。随着A股市场回暖,不少基金净值收复失地,年内收益由负转正。数据显示,4月26日以来,混合型基金中涨幅超50%有94只,今年收益率为正的有1202只,最近一周涨幅超10%的有6只;而股票型基金中涨幅超50%有98只,305只今年收益率为正,最近一周也有4只基金涨幅超10%。在基金净值快速回升的同时, 6月以来,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却纷纷限购,知名基金经理崔宸龙、丘栋荣、杨金金、冯明远等均有产品发出“限购令”。
主动权益基金纷纷发布“限购令”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近期股票型基金收益差别显著拉大,部分赛道基金的波动也有所增加。尽管市场整体回血速度加快,但对投资者而言,选择基金的难度也在加大。与此同时,许多热门基金却纷纷发布“限购令”。
6月2日,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核心科技混合发布公告,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该基金最高金额为500万。6月3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杨金金管理的交银启诚混合,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的累计申购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6月8日,前海开源基金发布公告,崔宸龙在管的前海开源新兴产业进行限购,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最高金额200万。6月22日,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宣布限购,其中中庚价值领航限制申购、转换转入、定投金额为1万元;中庚价值品质卡在10万元。6月22日、23日、24日连续三日均有近30只产品发布暂停或限制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投业务的公告。
主动权益基金缘何发布“限购令”?对于基金限购的原因,大部分基金对外声称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或“稳定基金规模”。有基金经理表示,基金“限购潮”跟近期市场行情好密切相关,部分基金产品净值表现良好,为避免投资者盲目追高涌入而产生非理性申赎行为导致财产损失,负责任的基金经理往往会主动限购。也有基金经理表示,近期市场回暖,部分热门行业的估值水平回到了高位,目前短期的市场获利的筹码已经较为丰厚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如果这时候让新进的投资者追高买入,或将面临更多的风险。
小盘股正在重回机构投资者视野
过去两年,在白马股主导的赛道行情中,小盘股被市场抛弃,很多小盘股股价跌到了低位。
近来,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开始发行小盘股基金,长期被忽视的小盘股正在重回机构投资者视野。
实际上,2021年2月以来,A股就逐渐呈现出小盘股占优的特征,尤其是在今年4月下旬至今的反弹中,小盘股扮演起了反弹急先锋的角色。从4月27日低点到6月22日,中证1000、国证2000两大小盘股代表指数的区间涨幅分别达到了27.06%、24.92%,远超同期沪深300、中证500指数12.86%、18.07%的涨幅。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也在加大对小盘股基金的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末,今年以来,全市场共有10只小盘股基金发行,而2020年、2021年同期分别为0只、4只,小盘股基金的新发数量相比往年大幅增加。有业内人士指出,新基金纷纷限购也跟今年机构的投资风格有一定关系,今年很多新成立的基金投资风格偏中小盘、新兴成长,不限购容易引起规模不适。
业内人士:不宜追高 注意控制仓位
2022年以来近半年时间,在估值回调、俄乌战争、美国缩表、疫情反复等内外多维度因素影响下,A股市场经历了4月底之前较为快速的下跌回调,以及5月到6月同样较为快速的回升修复。最具代表性的上证指数自年初3650点左右,下挫至2860点上下,至6月24日收盘又回升至3380点附近。
随着市场的回暖,现在是出手买入基金的好时机吗?对此,一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现在这波反弹已经接近尾声,再往下需要一波很大的行情,因为面临前期的套牢盘压力,现在就连基金经理自己都认为自己超买了,发出了“限购令”。普通基民还是谨慎一点,多控制一下仓位,如果已经获利众多,可以适度减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