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想要做好做精,都离不开个人的天赋和努力,如果没有天赋,那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贾立新也不例外。贾立新曾从事讲解引导工作二十余年,现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而一直未曾改变的是她对故宫的热爱。
贾立新(笔名寒布)撰写的《闲闲慢慢行故宫》最近由作家出版社与故宫出版社推出,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亲书推荐语:“现在有一位研究故宫二十年的才女,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您解读故宫。一殿一室、一器一物,红墙内的故事与您娓娓道来。她笔下的故宫,会让您更加了解这座紫禁城。”
如果说,人间天堂恰似四月鲜花盛开的景象,那你一定要见见另外一种“天堂”——故宫。在接受采访时,贾立新说:“在琉瓦宫墙内,不止有四月的春花,还有夏雨、秋叶、冬雪,这些美好映衬在红墙黄瓦中,经常会在一瞬间凝固了你的心神,让所有的纷扰都远离淡去了。”
讲解员出身,更知道观众想要了解和知道什么
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故宫,游览起来大有学问。正如单霁翔在《闲闲慢慢行故宫》封面推荐语上所说:“来故宫看什么,走哪条路线,您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闲闲慢慢行故宫》历时两年打造,分为上下两册。上册《闲闲慢慢行故宫:瑞阙丹宸》为故宫概说及中轴路线;下册《闲闲慢慢行故宫:重扉玉砌》为中轴线两侧路线,重点讲述东西六宫,一殿一室、一器一物。
贾立新将整座故宫划分成数个区块,精心拟定了五条不同的游走路线,注明所需时长,做成彩色大幅的精印地图,随书附赠。游览这五条路线时长从一小时到七小时不等,其中最常用的四个小时的路线建议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乾清门—后三宫(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琼苑西门—西六宫(储秀宫 咸福宫 翊坤宫 长春宫 太极殿 永寿宫)—吉祥门—养心殿—内右门—内左门—斋宫—东六宫(景仁宫 延禧宫 永和宫 承乾宫 景阳宫 钟粹宫)—琼苑东门—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有感于当下市场上故宫专业导览图书的空白,贾立新还特意区分于作用单一的手册,侧重讲述历史及文化的生动细节。
谈及《闲闲慢慢行故宫》何以会如此“实用接地气”,贾立新表示,自己作为讲解员出身,“从我的角度,更知道观众想要了解和知道什么。我在从事故宫讲解工作时,就对故宫建筑的沿革、典故史实等有潜移默化的积累,后来做了研究馆员后,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史料,这些资料与其存在于我的脑中,不如将它梳理成一部既专业、又易懂的导赏书籍,希望它能帮助到更多游客。”
贾立新认为现今市面上故宫题材的书籍非常丰富,但史料详实、考据严谨的大都偏于学术,面向大众的又都侧重于景点与典故的介绍。“我这部作品不同于其他故宫题材的是以建筑为主线,按照营建的规制、空间的层次、区域的划分来讲述一殿一阁的缘起与变迁,几代帝王的忧患和明清后妃的悲欢也穿插在其中,他们的每一个过去都是鲜活的存在与曾经,告诉大家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书中参考引用的二十余种资料都来自明清档案与文献以及明清笔记,引用注释都参照学术期刊的注释标准。贾立新说:“我对故宫的了解得益于丰富而全面的历史档案资料,它们给予了我最宝贵的滋养。我和故宫有着几十年的感情,故宫的每一条线路都刻画在我的脑海中,故宫博物院有着186万多件/套丰富精美的门类各异的文物藏品,但我始终认为故宫本身才是那最璀璨辉煌的一个。”
参与建福宫花园工程复建,成为工作的转折点
在做故宫讲解员的二十年里,贾立新在故宫里徜徉,每一座古建,每一件文物,每一个展览都是直观而生动的教材。随着讲解资料的更新和经验的不断累积,贾立新也遇到越来越多的疑惑和难题,因为兴趣和热爱,贾立新在遇到问题时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地向史实和档案求证,从而在学习专业论著的基础上,逐步转向第一手档案资料的阅读与查询,这个过程给予了她最宝贵的滋养。正是因为这份勤劳与努力,当机会来临时,她接住了。
1999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了建福宫花园工程复建小组,组织三十余名专业人员进行复建工程的资料查找与收集。复建工程是由国务院特别批准立项,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香港)捐资。贾立新说:“这次复建工程,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这是我工作中重要的转折点。”
建福宫花园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重建于2005年,也是这次工程,贾立新走向人生全新的挑战。“最开始,我收集与花园相关的各类文献,包括《国朝宫史》《乾隆御制诗》、内务府《奏销档》《活计档》《陈设档》以及相关论述、图片等,为花园的复建提供档案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建筑规制、陈设布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慢慢学习积累相关史料。2009年建福宫花园管理科成立,我和这个花园的缘分也正式开启。”
现在回忆起那段往事,贾立新依然引以为豪:“建福宫花园管理科成立后,从制定花园管理制度、设置接待岗位到拟定与细化接待流程等,我都参与见证了,包括它室内的装修装饰、接待设施的配置,一花一草一木的规划种植。十多年来沉浸其中,朝夕与共,感觉自己早已与它身心交融了,这也给我写这本《闲闲慢慢行故宫》积累了足够的底气。”
《闲闲慢慢行故宫》的创作难点在于史料的考证
贾立新介绍,故宫有186万多件/套文物藏品,但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藏品,大部分藏品都收藏在故宫专属库房内。为了能更全面地展示给观众这些藏品,故宫在疫情之前最高峰时,一年有二十多场临时展览。原来大家认为故宫是个景点,但随着展览的增加,大家更清晰了故宫博物院的属性。
近几年,随着故宫开放的区域越来越多,人们对故宫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两位责任编辑发现了这一点,敏锐的她们主动找到贾立新,想约一本跟市面上不太一样的描写故宫的作品。三人一见面,便碰出火花,贾立新说:“两位编辑从跟我约稿到完稿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随着故宫游览环境的治理提升、展览的不断推陈出新、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各类宣传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这座威严的历史文化殿堂开始慢慢有了温度,“故宫正在逐步向我们的生活靠近,融入我们的生活,并终将成为我们精神的陶冶与栖息之地。”
“创作难点”是每一位写作者的必经之路。每一部有关于史料的创作都是劳力费神的,每一个故事的完善都需要历史细节的补充,要经过反复的证实才能展现给读者看,这考验了一个写作者对读者的责任感。
贾立新在构建《闲闲慢慢行故宫》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去考证史料,这是该书的创作难点,也是她对读者的尊重及责任。贾立新举例说:“在讲解中都会提到的颁朔之礼,通常只会讲到明清两代在每年的十月一日,都于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事实上,明代直到嘉靖十九年,历书的颁发都是在十一月一日,此后才改为十月一日,清沿明历,一直按此传袭。因为中国第一部统一的历法是秦始皇颁布的《颛顼历》,在此历法中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末。这些史料的补充会在《闲闲慢慢行故宫》中写到。还有像故宫铜狮的数量,原来记述的有六对,它们分别位于太和门、乾清门、养心门、长春门、宁寿门和养性门前,而曾于1923年被焚毁的建福宫内那对幸免于火灾的铜狮就一直未被提起,这次也在书中有修正。”
聊起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贾立新推荐读者可以先在书上找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去故宫时根据书上的描写找到相关景点,从而达到与这本书和故宫之间互动起来,“这个过程体验会很开心。”
这些至贵至尊的帝王身上,有最普通的人性
紫禁城中,明清24位帝王和他们后妃的故事在这里交替上演,拭去历史厚厚的浮尘,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尘封的故事,无论是忧患还是悲欢,都曾经是那么鲜活的存在。说起紫禁城里的故事,贾立新分享了一些书中未曾提到的。
“我们常说百姓家的生活是一地鸡毛,皇家何尝不是呢?正德皇帝一直没有子嗣,面对一群苦苦上谏催生的臣子,他很不耐烦,觉得耽误了他对生活的享受;嘉靖皇帝以藩王承继大统,按照宗法礼制,他只能尊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叔父,这对于嘉靖皇帝来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由此和大臣们开始了一场长达三年半之久的拉锯战——‘大礼议’,虽然嘉靖皇帝胜出,但由此产生的精神和心理上的伤损却也可想而知。万历皇帝不喜欢他的长子朱常洛(泰昌皇帝),而属意于第三子朱常洵为接班人,但是群臣不同意,坚持拥立朱常洛为太子,双方僵持了15年,最后以万历皇帝的妥协而告终。贵为一国之君,难道连选择继承人的权力都没有吗?答案是:没有。郁闷愤恨的万历皇帝索性和群臣打起了冷战:不上朝、不祭祀郊庙、不批奏疏、不听经筵讲座,而且这一场冷战持续了三十多年。”
贾立新认为,在这些至贵至尊的帝王身上,看到了最普通的人性,他们同样会被情绪所支配,“我在史实档案里寻找细节补充丰满人物,在对每一个人物进行解读叙述的时候,会时时将自己代入,将自己放进那个情境里去,用一种共情去体验和理解。比如清代的孝庄太后,她先后辅助了顺治、康熙两位幼帝,对清初政坛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史家对她也颇多赞誉。但是作为一个女人,我觉得她是非常悲哀的。清代最负盛名的两个情种,她的夫君皇太极和她的儿子福临,都与她相关,也都与她无关。皇太极有多钟爱海兰珠,史料上留下的细节也颇多。皇太极称帝后册封了五大福晋,海兰珠的位份仅次于皇后,位居第二;海兰珠生子后,皇太极颁诏大赦天下;听闻她病重,皇太极抛下正与明军决战的部队日夜兼程赶回看望;因为错过了与海兰珠的最后一面,皇太极在她的灵柩前痛哭到晕厥。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们无法不被这样的深情所感动,可是,对于孝庄这位当事人来说,可想而知是怎样的五味杂陈。海兰珠是她的亲姐姐,皇太极是自己的夫君,面对这样的桥段又让她情何以堪呢?而这份黯然、酸楚和纠结还不能宣之于口,只能成为深埋于心底的隐痛。但是更令人绝望和痛苦的是,这熟悉的一幕在二十年后又被她的儿子福临演绎了一遍,而且更加彻底和决绝。福临宠爱的董鄂妃病逝后,福临处于崩溃的边缘。面对儿子要自杀、要出家这些癫狂不可理喻的行止,身为母亲的孝庄太后焦头烂额,欲哭无泪。孝庄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女性,她的功绩名标史册,但是她为人妻未得丈夫宠爱,为人母又被儿子视若冷酷无情,她的理性和儿子的感性无法兼容,彼此都无法理解对方的世界。所以她的缺憾终于是无法去弥补了,那份爱也无法被成全。”
贾立新表示,自己个人比较喜欢的是乾隆皇帝和他的孝贤皇后。“首先是修养,两个人家庭出身都很高贵,都受到了良好的养成教育,乾隆皇帝处政事以宽和,待臣下以怀柔。他的琴棋书画,虽然每一项都不是出类拔萃,但胜在发展全面,他一生留下了三万多首诗作,其中比较有名的‘读《贞观政要》’,写道:‘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虽然艺术性乏善可陈,但引经据典、对仗严谨,体现出他卓越的文化修养与底蕴,并且有非常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孝贤皇后相貌端庄,风姿秀雅,作为名门闺秀,家教与自我要求都极为严格。作为皇后,主理后宫公正有序,对众妃子体贴友善,视众皇子皆若己出,对婆母恪尽孝道,与夫君举案齐眉。最难能可贵的是,虽得乾隆皇帝敬重珍爱,但从未恃宠而骄。只可惜孝贤皇后在37岁的盛年早逝,这也成为乾隆皇帝终生的遗憾。乾隆皇帝曾经为孝贤皇后写下一百多首悼亡诗,字字真情,句句含悲,用情可谓之深久。帝后的感情里,这样的真挚长情实属罕见。”
我爱故宫,爱这份美好,它使我感到很幸福
单霁翔先生称贾立新为故宫才女。早在2018年,贾立新就出版了诗集《寒布的诗》,全书一百余首诗,每一首都晶莹剔透,意境优美,感情真挚。
在《寒布的诗》里,贾立新不止一次提到“荆棘鸟”,例如:“是痛苦,让我飞翔,绝望是我的翅膀,当荆棘刺穿我,殷红的胸膛,因为疼痛,因为死亡,我终于开始,动人的歌唱。”“今日的我已不会畏惧,畏惧模糊的幸福,和隐约的裂隙,我的脸已隐去坎坷,我的心已穿过荆棘。”
贾立新微笑着说自己最早知道荆棘鸟的传说,还是因为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小说《荆棘鸟》,“她在小说的题记中提到荆棘鸟,这种鸟的一生都在寻找荆棘,直到找到那根最尖利的,就将它刺进自己的胸膛,这时候,它开始歌唱,这是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歌声就如天籁一般无比动听。所有刻骨铭心的感情,它的基调一定是痛苦的,而这份痛苦就是那根最长最尖锐的荆棘,刺破心尖的战栗和痛楚诉诸笔端,就是用这些伤感的诗句表达了。”
谈到情感,看多了皇家帝后感情故事的贾立新直言:“我想我们每个人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大都会经历过一些情感吧。情感也是一种有机体,它会生发、开花,自然也会衰败和萎谢,欢欣地迎接它的到来,也安然地接受它的离开。当然看开看淡的前提是你需要去经历,这经历也许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辜负,一场又一场的宿醉,和一个又一个黯然神伤的长夜,不过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自己和解了。”
“玉壶冰”是建福宫花园里的一座转角楼,这是贾立新办公的地方,也曾是乾隆皇帝的静处修习之地,乾隆皇帝在这里曾写下“十笏容文席,一窗含假山。望如增茗邈,积矣更孱颜。内外虚明彻,清新格调闲。冰光迎尺宅,得句孰能悭。”玉壶冰心是乾隆皇帝的所期所望,唯愿此心始终纯粹而澄澈,永葆于玉壶之中。
提到故宫的美,贾立新满眼都是自豪,她说故宫的一年四季美如画,美得分明,“我爱故宫,爱这份美好,它使我感到很幸福。”
文并供图/商晓艺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