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烫伤怎么办
五字口诀请牢记—冲脱泡盖送
被烫伤了,不要惊慌,保持冷静!
1.冲:找就近的水龙头,用冷水冲洗十分钟以上,躯干等无法用冷水冲洗的部位可采用冷敷措施;
2.脱:小心地移除烫伤处的衣物、手表和饰品,切记小心谨慎,不可强制剥脱;
3.泡: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直至疼痛感减弱;
4.盖:若伤情较为严重,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遮盖住烫伤部位;
5.送:烫伤程度较重,在进行上述操作后需及时送医治疗。
“在烫伤处涂抹牙膏、酱油、麻油、老鼠油、紫药水等。”
——烫伤不是炒菜哦亲,涂抹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反而会影响后期治疗哦。
涂抹牙膏、大酱等物会阻止烫伤处的热量散发,使烫伤情况更为严重,并且极有可能造成感染,送医后则会影响医生及时判断病情。
而紫药水、红药水等则因为其带有颜色,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并且这些消毒杀菌剂对烫伤的治疗意义并不大。
“直接将刚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放于创口处。”
——这么做可能会造成该情况:烫伤还没好,冻伤又来了。
不建议直接用冰块敷于创口处,如若确实需要,可多用几层干净的纱布包裹冰块后进行冰敷等相关操作,防止冻伤,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为宜。
用干净的冷毛巾冷敷更为适宜。
“来来来,撕破它,撕破好得快。”
——水泡其实是来保护它下面的组织的,撕掉了,感染大军就要攻城啦。
撕掉水泡相当于撕掉一层皮肤,也就是失去了一层屏障,导致感染、形成瘢痂的几率增大。还会延迟愈合时间,增加疼痛感。
若水泡明显且有较强的疼痛感,可以在水泡处盖上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及时就医。
儿童在烫伤患者中往往占较大比例,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小儿,由于其皮肤娇嫩、抵抗力差、不具备有效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提高预防意识。
尤其最近天气转热,衣物单薄,烫伤一旦发生,其严重后果不可想象,所以大家在日常打水、做饭时要十分注意,在校学生一定要留心暖壶烫伤事件哦,可以紧一紧壶底,防止壶胆掉落!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