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净值化、发力财富管理、密集补血、联合重组…12大关键词述说银行业2021
券商中国 2022-01-02 17:47

跨过2021,在这一年里,在高质量发展目标指引下,银行业创新步伐加快,支持“专精特新”、科创企业发展,围绕“碳中和”推动绿色金融,抢滩“银发经济”、试点养老理财,开放互联、发力财富管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展望2022,全面净值化之后,银行理财回归代客理财的业务本源;满足监管要求,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灵活利用多种工具、达成资本补充目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有序推进;巨额存款被离奇质押事件后续治理机制等完善,也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挑战、也持续注入动力。

而走出疫情后阴霾,银行业如何持续降费让利实体经济、践行普惠服务小微、深入数字化转型,也将是恒新命题。

关键词:密集资本补充

行业背景: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2021年以来,银行通过发行可转债、配股、定增、永续债、二级资本债 “花式”募资轮番上阵。

有兴业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等均发行了可转债补充资本;也有宁波银行、浙商银行试水配股;宁波银行、无锡银行推出定增;更有年底工商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1900亿元二级资本债。过去一年,在监管鼓励支持下,银行业资本补充合计募集规模、中小银行募资工具多样性均较去年有所提升,但也应该看到,部分规模实力、市场认知度不强的中小银行在适应更新经营环境的同时对资本补充仍然“嗷嗷待哺”。

银行资本补充2021年特别密集,原因并不难理解,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收官,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资产回表、加大资本补充的压力,资本工具早发完、早计入,支持相应的风险资产扩张,宜早不宜迟。同时,银行业内预计资产增速企稳将贯穿2021年整个四季度,相对于资产投放创收带来的增益,风险资产消耗带来的影响将更大也要求及时高效补充资本。

同时,2021年年内,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炉以及中国版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落地,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适用五组附加资本要求,也成为年内融资的活跃主体。

关键词:发力财富管理

行业背景:银行零售转型持续推进

商业银行在巩固零售“压舱石”的同时,也逐步加大了对理财、托管等非传统中间业务的投入,财富管理成为银行发展的新引擎。2021年以来,银行零售业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多家银行零售转型效果显著,零售业务的贡献度也不断上升。

中银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57家A股和H股上市银行个人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从36.2%上升到40.3%;个人存款占全部存款比例从42.9%上升到45.3%。同时,银行零售业务的盈利贡献大幅上升。从部分上市银行的数据来看,个人业务营收贡献持续上升,从2017年上半年的36.9%上升到2021年上半年的41.6%。

不同银行间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渐显出,大中型银行利用综合化和全球化优势不断夯实零售业务基础;小银行则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结合业务经营和区域特色布局零售战略。与此同时,得益于金融科技发展的红利,“金融+科技+数据”的服务模式正在为银行零售业务注入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关键词:全面净值化时代

行业背景:资管新规过渡期迎“收官”

根据监管要求,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之年。回望资管新规三年过渡期,从监管层面看,从现金管理产品新规、估值法切换、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到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配套政策环环紧扣;从行业层面看,理财子公司队伍稳步扩围,产品走向真净值,朝着规范化有序运行。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达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资管市场规模最大的银行理财市场打破“刚兑”,将彻底回归资管业务本源;监管标准统一,行业藩篱得以拆除,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同台竞技。

在全面净值化时代,以个人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会给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银保监会年内发布了《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在业内人士看来,“有了统一规范,有助于整个行业流动性管理标准的统一,未来理财子公司之间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更加规范。”

关键词:抢滩“银发经济”

行业背景:银行网点适老化改造、养老理财试点启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养老金融领域成为银行业“兵家必争之地”,银行及银行理财纷纷推出养老金融产品率先试水,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已推出老年客群的专属品牌、产品、服务和权益体系。随着养老金融赛道参与者众,银行开始尝试打出组合拳和差异化道路。

2021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获批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期限暂定一年,单家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以内。12月6日,我国首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正式发售。

银保监会创新部资管一处处长宋敏杰表示,与一般理财产品相比,养老理财更加突出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特点。

关键词:银行APP升级整合

行业背景:银行数字化提速

2021年以来,多家银行APP进行升级。比如,交通银行推出新一代手机银行强调开放互联、财富成长、科技关怀;宁波银行升级,推出财富开放平台,这也是继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后第五家推出此类平台的银行。

同时,银行APP也在进行整合。2021年12月27日,建设银行旗下“龙支付”APP(个人版)在各大应用商店下线。建行后续将逐步关停龙支付APP各项服务,而龙支付的所有功能、权益、场景可通过中国建设银行APP和建行生活APP中的龙支付模块继续使用。此前,兴业银行宣布将于2021年10月终止“兴业企业银行”APP服务,相关功能迁移至该行“兴业管家”APP。邮储银行停止旗下泛生活服务平台“邮储生活”APP的注册及支付服务;后续逐步停止其全部服务,并关闭下载入口。

随着数字化的转型深入和5G应用逐步推广,科技+金融发展红利显现,开放、跨界、互联,支撑构建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手机银行功能矩阵日益成熟,多类金融业务的线上渠道办理、远程触达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碳中和”和ESG

行业背景:绿色金融步入“快车道”

在过去一年,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国内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4万亿元。

银行理财公司争相加入ESG投资阵营,由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ESG相关理财产品的数量和规模持续上升。2021年以来,银行理财公司共发行了66只名称中带有ESG的理财产品,数量远超2020年。

与此同时,央行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极大地促进碳减排贷款发放的速度。在此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将向绿色产业等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倾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关键词:科创金融

行业背景:加大科技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正通过专营机制、面向科创企业提供精准信贷支持,多元方式加码科技企业发展。

2021年12月10日,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与中国农业银行等12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企业培育、信贷支持、投贷联动、股权投资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的新路径、新方案。

2021年年内,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银行业保险业服务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推动完善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体系。在政策引导下,多家银行分行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特色支行;面向科创企业、对“专精特新”科技型小微企业,围绕不同成长期,提供整合结算、融资、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等方式,探索与科创企业适配性更高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模式。

关键词:稳定涉房贷款业务

行业背景:“房住不炒”,部分头部房企债务风险待解

在监管部门引导下, “房住不炒”的政策在银行业得到有效落实。如何帮助推动风险出清、避免风险外溢、促进房地产业回归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是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在过去一年的重大命题。

不过,受行业景气度下行及融资监管趋严影响,部分房地产公司在2021年下半年暴露出一定信用风险。考虑到部分房企出现债务问题,多家银行也均采取措施防范化解房地产业务风险。

对于房地产金融,多家银行在年底均密集表态,继续坚定执行国家房地产金融政策,切实保障个人住房的合理信贷需求,支持正常合理的房地产融资需求,并将做好风险防控。

关键词:中小银行联合重组

行业背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有序推进

2021年以来,山西、辽宁、河南等地均出现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案例,具体形式既有上市银行参股其他中小银行,也有区域性银行吸收合并其他银行,以及多家地方银行合并成立省级城商行。

比如,经过监管批准,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设立山西银行,并在年内正式开业;辽沈银行获批筹建,吸收合并营口沿海银行、辽阳银行两家城商行;中原银行获批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这也意味着河南将出现又一家万亿规模级城商行。

业内人士认为 ,在已有成熟前例经验的基础上,从监管意向明确、中小银行风险加剧、重组机制完善三方面来看,中小银行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是一个重要趋向。

关键词:数字人民币

行业背景: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扩大

2021年,数字人民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业务试点稳步扩大,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截至2021年10月22日,我国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1.4亿个,企业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1.5亿笔,交易额接近620亿元。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350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国有行、股份行、区域城农商行及农信联社,以及支付机构和互联网大公司们正在合力让数字人民币覆盖更多人群在更多领域流通无阻。比如2021年,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指导下,美团推出的低碳骑行活动,作为首个多地联动的数字人民币碳中和主题试点,该活动上线月余吸引超过100万用户。

关键词:存单迷踪

行业背景:巨额存款被离奇质押

2021年10月、11月,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和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分别与企业客户因存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生纠纷,并分别向公安机关报案,涉及金额合计超过30亿元,引发社会关注。两家企业客户均称,存于上述两家银行的存款是在不知情情况下被质押。

对此,12月7日,银保监会称,对于个别商业银行第三方存单质押承兑汇票案件,前期已第一时间派驻监管工作组开展现场调查和督导,并要求涉事银行总行同步进驻相关分支机构,对相关票据业务开展全面风险排查。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抓紧进行违规事实认定和证据固化等工作,下一步将依法依规做好行政处罚,和涉事机构问责等相关工作,督促机构加快弥补管理缺陷和漏洞,树立合规经营理念。

关键词:高管、官员“落马”

行业背景: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

2021年年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金融领域涉嫌重大违规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被“双开”的人员超过70人,多是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不乏已退休干部。

从被通报人员的机构类型分布来,银行系统占比最高,仅国家开发银行落马的干部高达9人,此外还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均有高管落马,涉嫌违法违规主要集中在违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两方面。

延续2019年、2020年金融圈的反腐风暴,2021年金融反腐持续提速。2021年年初,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将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督促加强金融监管和内部治理,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2021年10月,15个中央巡视组入驻并对中国人民银行等25家金融单位党组织展开常规巡视月。

中纪委网站刊发文章指出,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管理权较大,对“一把手”监督乏力,金融腐败链条式特征与蔓延性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面对金融领域腐败具有技术含量高、方式复杂,隐蔽性和传染性强等特点,如何加强守门人监管,强化内部治理,金融反腐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段久惠)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从四大关键词看2025券商发展新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01-03
提高权益资产配置成“关键词” 银保监会鼓励三类资金积极入市
证券日报 2022-03-18
两会解读 | 九大关键词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金融政策信号
经济观察报 2022-03-05
基金经理布局思路曝光 “消费”“新能源”成关键词
中国证券报 2022-01-26
回望2021:保险业十大关键词勾勒行业有苦也有甜
第一财经 2022-01-01
服务实体经济: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上海证券报 2022-01-01
八大关键词折射2021年银行业新变革、新趋势
证券日报 2021-12-31
2021基金业大变局 十大关键词描摹“黄金时代”
证券时报 2021-1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