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其实和《误杀1》没有半毛钱关系,整部片从头到尾,哪里有“误杀”?沿用片名,无非是看重第一部在商业和口碑上的成功。
比片名更容易惹来吐槽的,当然就是又一次的“翻拍”。也许有人会说,拍得好看就行了,你管他是不是翻拍?确实,翻拍本身不是原罪,但老是翻拍,就很难不让人怀疑创作者的原创能力到底行不行。毕竟,把人家的东西本土化只是锦上添花,从0到1才是最难的。
吐槽归吐槽,平心而论,《误杀2》在故事性和娱乐性方面做得不差。但也正因如此,本片又一次把所有法宝都押在了“反转”上面。这仿佛也已经成了许多国产悬疑片的通病——没有反转,好像就不会讲故事了;没有反转,好像就留不住银幕前的观众。
为了不剧透,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本片的反转了,但有一点是肯定,那就是本片的叙事主线,完全是靠一次又一次反转支撑起来的。然而,这些反转有的不太合理,有的非常勉强,只是因为观众一直忙着看反转,根本来不及思考这些反转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于是大量bug就被漏了过去。
如此说来,反转倒也成了一种掩饰剧本硬伤的手段。让观众总是处于一惊一乍的状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不少国内编剧的共同追求。最近的《谁是凶手》也好,《风起洛阳》也罢,网友讨论最多的永远是,啥时候反转?
这只能从侧面证明,一些国产悬疑片的基本叙事能力还有相当程度的欠缺。比方说,《误杀2》和原版《迫在眉梢》的最大不同,在于后者批判的是不合理的制度本身,而前者则批评起了强权和腐败。乍看之下都是“批评”,但很明显,后者很现实而具体,而前者非常抽象而空洞。主题看似很伟光正,但说了也和没说一样。
原因何在?说到底,就是主创和编剧没能力把这回事讲明白。本片最让人看不懂的地方,就是医院内外的“庸众”。他们一会被主角林日朗伟大的父爱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会又要把林日朗的老婆和生病的孩子赶出病房,并且说着“晦气”“你老公是劫匪”之类过分的话语。
不错,人性这个东西是很复杂,但本片要表达的是什么呢?林日朗最后的独白讲得很清楚:“我们被侮辱,被损害,却压榨,我们可以忍受,但我们要为孩子争取,让他们免于这样的生活。”言下之意,就是平凡的大众是不应该被侮辱和损害的,相反,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
片中的一位大爷也说,都是孩子,有些就是比另一些高贵。可见,本片的情感是完全倒向普通人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普通人的形象却又时好时坏,让人摸不着头脑。包括片中那个一直想着要刺杀医生的男人,竟然也在片尾被强行“洗白”。
这就说明,本片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表达什么深刻的主题(父爱这个万能主题除外)。主创一门心思考虑的就是怎么安全怎么来,怎么讨巧怎么来。这也能解释,《误杀》系列为什么总是要把故事背景安排在泰国,让所有角色说着莫名其妙的汉语和泰语。
然而,真正优秀、经典的悬疑片,不可能只有一个接一个反转;没有内含于事件的情感和思想,一部作品是不会留下什么记忆点的。想想《隐秘的角落》对少年人性中的恶的探讨,想想《沉默的真相》对于正义的追问和坚持,你就明白,光有一个炫目的外壳,还不足以包装出一个艺术的精品。
即使和《误杀1》比,本片的人物设定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倒退。比如第一部中陈冲饰演的警察局局长,既有凶恶的一面,也有对自家孩子溺爱的一面。可到了本片里,姜皓文扮演的市长却形象单薄到了极点。不光是他,任达华扮演的警察、文咏珊扮演的妻子、陈雨锶扮演的记者,都成了非常平面化的人物。这也再次证明,除了用反转来充当最大的噱头,本片在其他方面并没有花太多心思。
也许应该恭喜作为监制的陈思诚,他在悬疑片制作和拍摄方面确有心得,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走得顺风顺水。然而,如果他的努力只是停留在流水线生产的水准之上,那么口碑的走低恐怕是难以避免的。《唐人街探案3》的高开低走,应该让他,也让所有希望在悬疑片领域分一杯羹的从业者清醒一点:反转之类的手法只是悬疑片创作中的皮毛,真正的精髓,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
只是可惜了肖央老师在本片中贡献的又一次精彩表演。谁还想得起,也就是数年之前,他还是筷子兄弟里那个搞笑的歌手呢?亦庄亦谐、收放自如的表现,不禁让人猜想,他会是下一个范伟吗?
文/沪生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