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绿色金融的观念深入人心,投资者对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理念开始逐步重视起来,而相关主题的投资产品也愈发受到关注,成为资管发力的新领域。除了券商和公募基金外,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积极布局ESG理财产品。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推出ESG理财产品是在积极拓展新型业务、推广“环境友好型”金融理念。同时,ESG投资在理财资金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可以成为为人类谋福利的重要抓手,引导人们通过可持续发展来提升技术、制定解决方案。此外,还能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做好碳减排知识传播与合作,跟随国际发展主流。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银行发行ESG理财产品的速度正在加快。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0月22日,银行理财产品名称中含有“ESG”字眼的产品共有72只,发行机构包括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内共9家。其中,华夏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数量最多,共35只。据统计,2019年市场上诞生首只银行ESG理财产品,截至当年年末共发行13只;2020年全年共计发行36只ESG理财产品。由此可见,ESG理财产品正在加速扩容。
具体来看,从产品投资性质来看,目前仍以固收类为主,其中固收类产品共45只,混合类产品24只,权益类产品1只。据悉,ESG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利率集中在3.6%-5%之间。
光大证券研报表示,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ESG理财产品以固收产品为主,权益类产品有待创新,产品主要覆盖节能环保、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乡村振兴、民生等重点领域。例如,截至目前,仅光大理财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为权益类,产品类别有待进一步创新。
对于目前国内ESG理财产品的发展情况,保险资管协会特邀研究员、某银行投资经理卜振兴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ESG理财产品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产品数量并不多,原因有两点:一是理财产品是代客理财,追求产品收益,而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主要集中于债权类资产,ESG资产的收益并没有明显溢价;二是理财产品并没有和表内资产一样,受到相关指标考核。”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的ESG评价体系尚未完善,整体框架缺少指导。对此,卜振兴认为,银行机构需要在投资方面向ESG资产倾斜,发掘优质标的,支持相关行业发展。而目前需要关注的还是相关考核和收益的问题。
对于未来国内ESG相关的投资是否会升温?光大证券研报表示,ESG理念中的环境与我国碳排放、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评价因素的绿色金融高度契合。同时,环境中的低碳理念也与我国的“双碳”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在投资中践行ESG理念势必会极大推动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并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在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引导下,ESG产品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卜振兴表示,未来ESG产品会成为趋势。随着政策扶持和经济结构转变,未来ESG相关的行业和主体会迎来较快发展,ESG产品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收益。除此之外,理财产品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文/证券日报记者 张志伟 余俊毅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