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后人们“正在”续写“海上”稻田梦
中国青年报 2021-05-27 14:33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的消息传来时,研究水稻育种的张树寅从海南三亚的南繁试验田回到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刚过一周。几天过后,仍有市民前往袁老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寄托哀思,张树寅和伙伴们却在短暂的哀悼后迅速回到预定的工作轨道:用于研究和生产的水稻种子已完成分批播种,到了该插秧的时候,“最好的追思就是对他遗志的继承。”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于2016年成立,时年86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亲自挂帅担任研发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袁隆平将这个研发中心的目标定在3年时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300公斤。也是从2016年开始,张树寅和同事每年秋季奔赴三亚南繁基地进行水稻播种,待到次年四五月水稻成熟采收后,再带着培育出的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返回青岛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有近百亩的试验田,里面选育着近2000份水稻种质资源。张树寅见过袁隆平3次,每次都是在田间,最近一次见面就在南繁的试验田里。那是2019年,当时已经89岁的老人总把“下田去,下田去”挂在嘴边,要去田里实地看看水稻,让张树寅至今印象深刻。

这种实干的追求被更年轻的科研人员继承了下来。张树寅是80后,同行的同事里最年轻的已是1995年生人。今年5月,海南的南繁试验田又迎来了实验稻的采收。清晨日头刚起,张树寅和同事戴好遮阳帽,一手拿着试验记录本,一手揣着大容量水袋,便钻进绿色的稻浪,一待就是一上午。

何为“海水稻”?张树寅说,它并非是在海水里生长的水稻,而是耐盐碱水稻,一般是指能够在盐分浓度为0.3%以上的土壤正常生长的水稻,可以生长在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

“人类从未停止过向险恶的自然环境挑战。在盐碱地上种植‘海水稻’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张树寅介绍,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开发利用1亿亩盐碱地,按最低亩产300公斤稻谷计算,可解决8000万人口的粮食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合理开发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稻谷产量。

在颗粒饱满的稻穗之间,6名科研人员每日例行对稻田进行巡查、选取稻株开展杂交实验、对成熟水稻材料手工脱粒……平均需要经历8次更新换代才能获得一个稳定的新品种。

“海南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水稻试验研究。借助三亚特殊的气候优势,用于冬季加代育种和小批量生产制种,同时进行热区水稻品种的选育,科研时间能缩短一半。这早已成为我国育种专家的共识。”张树寅说。

同张树寅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工作者纷纷往海南“迁徙”。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有7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与高等院校活跃在南繁基地,全国近70%的农作物新品种都经过南繁的“洗礼”。

最让人们担心的,就是水稻灌浆时期的鸟害与鼠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科研人员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或许一朝覆灭。如白纱般的防鸟网细细密密铺满整个稻田、一面面人工搭建的隔离膜阻止了田间花粉悄悄“交流”授粉、遇上半个手掌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就用手将它们悉数挖出……这批年轻的科研人员说,他们“像守护自己的孩子般守护水稻。”

2020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达10万亩,多地测评亩产都超过1000斤。这不仅助力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当前我国约有15亿亩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许多人仍在奔忙、奋斗,力图利用数亿亩的盐碱地发展“海水稻”,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在不久的将来,袁隆平院士“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愿景或将成为现实。

文/邱江华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