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8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我国核电建设正迎来新的“窗口期”。除了企业积极推进清洁发展且供应稳定的核电,其在供暖等综合利用领域也给了市场诸多想象的空间。
华龙一号发展提速
继去年11月全球首堆首次并网成功之后,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本月首次并网成功。
据介绍,该机组预计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当地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中核集团称,这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作为中国核电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其全球首堆建设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88%。同时,华龙一号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项目建设的背后,也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身影。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配套核电站内所需全套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输配电、各类辅助设备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上海电气参与了福清5、6#、漳州1、2#、太平岭2#、三澳1、2#、海外巴基斯坦卡拉奇2、3#机组项目。
远东股份子公司安缆为核缆特缆的龙头企业,公司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华龙一号严酷环境用电缆产品成功运用于国内福清核电站和巴基斯坦卡拉奇首堆工程。
核能发展空间有多大?
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装机整体实现剧增,其中水电增了七成,风电增长近10倍,光伏增长近300倍。相比之下,10年内核电装机才从0.11亿千瓦增长到0.5亿千瓦。
时隔3年,核电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积极”定调核电发展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这样的表述预期颇受市场关注。
按照规划,在内陆核电项目继续被搁置的前提下,“十四五”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尽管新建容量目标等并未明确,但有行业人士据此简单估算,未来5年,中国或将有2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投入运营,相当于投入运营20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
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杨长利表示,核电作为稳定高效的清洁能源,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基荷电源。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份额比较小,也就意味着我国核电发展有比较大的空间。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从“十四五”规划的目标来看,如果按照百万千瓦级别的机组计算的话,年增应该会低于6台机组。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事,未来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持续稳步推进。
从电力企业规划来看,未来5年全国新建核电项目还比较可观。比如,国家电网明确提出,到2030年,其经营区域内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据测算,除去目前在运和在建机组,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十四五”新投产和新开工核电规模将在3500万千瓦左右。
核能综合利用等迎新机遇
核电之外,“十四五”期间,核能综合利用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在清洁供暖、工业供汽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实现国内首次核能商业供热后一年,山东省海阳市于去年底开启了全国“零碳”供暖城市创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同步开工。海阳核电还在开展远距离大规模核能供热研究,力争让核能供暖延伸至胶东半岛。
据悉,山东海阳的核能供暖是国家电投“综合智慧能源”概念落地的典型案例,相关核能综合利用也被纳入今后5年计划中。
核能技术也有望取得突破。“十四五”明确了推动模块式小堆、海上浮动堆和60万千瓦级商用高温气冷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小堆、浮动堆的发展是全球核电强国的新热点,美国、俄罗斯等都在积极推进,中国华能多年耕耘60万千瓦级商用级高温气冷堆领域,一旦在经济性上取得突破,中国核电发展也将有更多想象空间。
此外,海上浮动式核动力平台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领域。海上浮动堆(其实也是小堆)以及模块化小堆等新的技术选型,让核电从大变小,这也会增加核电的商业应用场景。(李苑)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