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央视综艺播出《大幕开启》,聚焦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节目中,无论是“蛇口开山第一炮”的震撼视听效果,还是“放飞白鸽”的温情场面,以及主创围炉座谈的走心时刻,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节目结束后的围炉访谈环节,主持人张蕾、讲述人倪萍、晚会主创团队与观众共话创作,揭秘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台晚会要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力求还原时代原貌”,《逐梦·先行》创作之初就定位纪实报告剧。总导演甲丁介绍,为了真切还原时代风貌,主创团队提前一年便开始搜集、整理和考证历史资料——深入深圳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改革开放展览馆,萃取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精髓的闪光点,筛选出3000多张图片和50万文字素材;同时也访问了很多记录早期深圳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记录者,初选了5000多张珍贵图片;在晚会排练和后期合成中,又陆续邀请了专家、特区建设者、普通市民来对节目还原度进行“挑刺”与建言献策。
晚会更打破传统编年体的叙事模式,用纪实报告体的剧式结构,令晚会的艺术语言不同于以往大多数晚会,而“时空隧道”式的纵向舞台,更是前所未有的独创之举。甲丁透露,“深圳大剧院一名员工告诉我舞台后面还有一部分很少用到的空间,最终我们打通了这50米,改造成一条‘大路’,它寓意深圳的开拓之路、创业之路、圆梦之路。”
台上奔跑的每个演员,代表着每一个追梦的深圳人,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他们逐梦、奔跑,奔向先行示范区的美好明天。
整场晚会在内容表达上,注重情景呈现、情怀塑造和情感抒发。来自少林寺鹅坡武校的群众演员在“脚手架”上组成了蕴含深圳精神的“拓荒牛”造型,体现了对身体的高难度控制力,收获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心,大赞“好酷”。数百名演员很少有整齐划一的“团体操”式舞蹈,各有各的角色定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基础上用形体姿态表达出特定的情感,充分体现了节目的艺术性与创造性。
在《来了就是深圳人》中,任正非、马化腾等从深圳起飞的企业家与初来特区热土的年轻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字字句句都浸透了创业精神和开拓者的热血,体现了新时代特区锐意革新的精神和特区人的理想追求。
图片/官方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