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糙到精致、从萧条到繁荣,不仅与规划建设分不开,更与持续化运作密不可分。
2020年,是实现“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设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时代课题下,设计又被赋予了怎样的特殊的使命和意义?基于此,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民生之维”的主题显得分量十足。
9月23日,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主办,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承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世界设计周城市网络(World Design Weeks)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联合支持的2020北京设计论坛主论坛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举行。
此次北京设计论坛紧扣本届设计周“民生之维”这一核心,以“为真实而设计”作为论坛主题,选取了其中5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为社会生态环境而设计,为地区振兴而设计,为公众生活而设计,为持续生态而设计,为传统延续而设计。邀请全国11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以及来自韩国、日本和英国3位嘉宾以不同形式参与讨论并分享见解。通过他们代表性的设计,研究和行动,呼吁设计者和创新者行动起来。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陈冬亮所言,作为2020北京国际设计周主论坛,它不应只是几个演讲的集合,更应成为观点的扩音器和价值的放大器。而“为真实而设计”这一主题,是对所有参与这个伟大时代实践与研究的全部行动者的一个倡议。
今天,我们共同聚焦“为生态环境而设计”。
“设计师不是一个艺术家,而是深入这个时代的观察者。”
我们还在视金钱、商业利润、金融资本为“上帝“吗?还记得生态文明的公平与道德吗?还记得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绿水青山吗?“要关心的是海平面是否上升了,而不是浪花有多高。” 当社会生态环境面临疫情、洪水、地震、干旱等涉及公共领域的灾害威胁,设计师该如何理解、面对和应对这种灾害威胁之下的设计需求,我们读懂了一些答案。
柳冠中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清醒的、传统的文化精神,而不是传统文化,不是帝王的东西,是我们真正中国传统的东西。而中国传统的东西是什么?是我们的观念、理想、文化、制度和能力综合而成的那个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方案’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不能光‘养眼’,也要‘养心’。设计不能仅仅跟着市场、满足市场,要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的“需求”,为真实设计是要我们去定义、引领、创造需求。”
宋协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这其中包含了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对于我们来说,全球化意味着要脚踏实地解决一些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比如清洁水源、贫困问题、气候变化、物种灭绝、自然资源的一些耗尽等等。一所好的研究型大学,应该要对这些问题担负起责任,并且应该与其他大学建立合作机制,那么找到共同兴趣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来研究和学习。要培养学生能学习、能适应、能拥抱复杂性的能力。
文/bobo
编辑/赵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