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疫情形势逐渐趋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威胁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6月9日至10日举办的全球智库抗疫合作云论坛上,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等多位中外嘉宾都强调,国际社会不仅应合作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也应记取经验与教训,对同样迫切的气候问题立即采取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让各国愈发意识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也让各国深切认识到,应对气候危机是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前的又一场严峻大考。
气候问题和新冠病毒一样没有国界和种族之分,并且它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同样致命。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接连不断。仅在2019年中,人类就见证了欧洲史上最强“热浪”、多次龙卷风和飓风危害、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和亚马逊森林大火等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这些灾难给人类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无情地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宝贵生命。
疫情期间,气候危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酝酿发酵。6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安全和营养的影响》指出,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在疫情出现之前就让全球粮食系统告急。在疫情蔓延的同时,全球多个区域发生虫害、干旱和洪水。中国目前全面进入汛期,已有148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局部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
如果气候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粮食安全将面临更大威胁。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未来病毒全球大流行。麦肯锡最近发布的报告《后疫情时代下的气候变化》指出,主流研究共识认为气候危机将加乘公共卫生威胁,如全球变暖将增加虫媒传染病传播概率,动物栖息地破坏会增加传染病交叉感染和变异的风险。
疫情发生后,中国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从法律上加强对人民群众和自然环境的双重保护。经过疫情的冲击,中国更加重视与自然和谐相处,未雨绸缪,加强防范未来出现野生动物将携带病毒传给人类引起疾病大流行的风险。
此外,气候问题还可能会像疫情一样沦为国际竞争的“武器”,助长逆全球化潮流。温室气体是引起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而降低碳排放则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必要做法。然而,对一些国家来说,降低碳排放意味着工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产品出口价格优势的降低。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重启化石燃料开采计划,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特朗普认为这一协定对美国形成了“不公平的经济负担”。更糟糕的是,气候问题还可能加剧国家对低碳技术垄断等不利于国际多边合作的现象,令本就发展乏力的全球治理雪上加霜。上述种种情况,可能使处于全球化劣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遭受更大的伤害。
新冠疫情已经为人类敲响了一记警钟。面对气候危机,各国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做法,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去年12月召开的第25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各国未能就碳交易市场机制与合作达成一致,未能使大会取得实质成果。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因新冠疫情延至2021年11月召开。在这一主要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处于“瓶颈”时,各国更应主动地开展交流对话,凝聚共识,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以长远的发展目光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在国际合作中,中美两国的作用十分关键。尽管两国关系中存在众多挑战和波折,但面对人类共同的危机,两国应抛弃零和博弈的竞争思想,为减缓气候变化、减少气候灾害贡献力量。中国政府可加强与美接触,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两国企业互补优势,在低碳产业领域深入合作。中美企业、智库和科研机构等民间主体也应通过民间交流的方式,自下而上推动中美在气候和环境方面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提升合作。
近年来,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地位逐渐提升,但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可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并注重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避免粗放式发展。在实现自身技术进步的同时,中国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低碳技术,加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应用合作。
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影响着全人类的共同福祉。疫情终将结束,但疫情给人类带来的警示不应被忘却。面对接踵而至的气候挑战,各国应秉承合作精神,着眼于长远,大力提高危机意识,诚意善待自然,携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文/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