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棒约翰、肯德基宣布推出植物肉产品后,4月22日,包含5款菜品的“人造肉”午餐菜单出现在星巴克门店,多家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带头推广的势头让这一新品类更接地气。
星巴克中国昨天宣布与全球植物膳食品牌别样肉客(Beyond Meat)、噢麦力OATLY发起“GOODGOOD星善食主义”行动,本周三发布的新品菜单上包括植物牛肉制成的青酱意面、千层面和美式酸辣酱大卷,植物猪肉制成的沙拉和谷物碗等5种菜品,售价在59至69元之间。同时星巴克引入瑞典燕麦牛奶品牌Oatly,提供3款不含乳制品的燕麦奶饮料。
据介绍,“植物肉”食品将会长期在星巴克门店售卖,而燕麦奶也将作为星巴克一条新的产品线,会搭配不同的饮品产品长期在门店售卖。此举也体现出星巴克致敬地球日。
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起,汉堡王、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已经开始在美国、加拿大等地推出植物肉汉堡和炸鸡。
国内也有双塔食品、金字火腿等食品加工厂商以及珍肉、Starfield等植物肉初创品牌,都已在去年尝试推出过植物肉月饼、植物肉披萨等各种“人造肉”食品。此前,金鼎轩与国内的“植物肉”厂家珍肉合作推出过“植物肉”新品。另外,国内“植物肉”品牌星期零也已经宣布与比萨品牌棒约翰开展合作。同时,阿里本地生活也已经与星期零达成合作,并曾与wagas联合推出过“植物肉”产品。
对于餐饮连锁品牌接连引入植物肉的现象,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肯德基和星巴克此番推出人造肉产品,可能更多的将其作为营销手段,以此达到快速获客的效果。他认为,消费者对人造肉这件事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是植物肉推广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课题。
“人造肉仍然属于新兴的小众品类市场,现在谈论植物肉在国内市场的推广还为时尚早。”朱丹蓬表示,人造肉从2019年就已经成为食品界热议的话题,在资本端的极力推动下,整个行业一直处于风口期。但目前整个行业仍然在研发、标准、流程等方面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此外,对于食品产业而言,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标准至关重要。“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人造肉一定会成为肉制品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但在没有相关标准出台的情况下,出于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人造肉的市场化节奏应该再放慢一点。”朱丹蓬说。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表示,在北美、欧洲等地,麦当劳、汉堡王品牌都推出了植物肉汉堡等产品。如果进口植物肉能够在本地建厂生产,或者规模化进入餐饮渠道,未来成本会大幅降低,达到与进口牛肉差不多的价格。薛岩同时表示,英国的Quorn、美国的Beyond Meat等人造肉品牌都在加快动作紧急抢占中国市场。国内人造肉企业应练好内功,才能与国外品牌分羹。
据了解,目前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已经在牵头,联合各家参与企业开展植物肉食品领域团体标准的制定。“纯在植物肉领域布局的上下游企业已经有不下40家,也有传统肉类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厂商参与,其中有超过9成企业都参与了这项标准制定。”薛岩透露,该项团体标准将在两三个月后面世。“届时应该也会进一步刺激国内植物肉市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