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0日,注定被载入史册。
这一天,国务院批准建设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即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随后,武汉、南京、西安、天津、深圳……全国各地的高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数量已达到169家。
2001年,国家高新区GDP总和为2855.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2018年,国家高新区GDP总和达11.0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2019年前7个月,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2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30多年来,秉承“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理念,国家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打造 “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试验田。如今,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科技投入最大、科技成果和专利产出最高、新产品新技术产出最多的区域,正朝着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稳步迈进。
初创探索 400万元启动火炬计划
中国高新区的设立,要追溯到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那次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的著名论断,成为我国科技工作改革与开放的重要契机和起点,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随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一大批科研人员突破传统科研和经济体制束缚,投身创新创业大潮,进入了经济建设主战场,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
“中国高新区建设确实是从科技体制改革开始的。”长期从事高新区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缉慈曾说,建立高新区的另一背景是奋斗精神,觉得外国人做到的中国人一定能做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空转起步”——国家不给资金、什么都没有,就是放活科研人员。很多学者从高楼大院走出来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因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是几乎同步、密不可分的。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本着一种很纯朴的要发展中国的高技术的想法,开始建设国家高新区。
1980年10月,在改革开放和美国硅谷传奇的鼓舞下,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室主任、核物理学家陈春先、纪世瀛等7名科技人员在中关村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为孕育国家高新区播下了一粒“种子”。1983年起,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联想等公司相继成立,并聚集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科工贸企业,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形成了早期的科技园区雏形。
1988年8月8日,“火炬计划”点燃。“当时,火炬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创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业服务中心、实施火炬计划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和培训人才。” 原国家科委火炬中心副主任叶吉唐说。
“有了高新区,可是高新区需要什么政策,应该怎么办,当时一片空白。”叶吉唐说,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产物和用高新技术发展我国经济的新生事物,高新区需要什么政策发展,火炬项目需要什么培育政策,在原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带领下,老一辈“火炬人”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为了让金融、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他们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游说,受尽了冷眼,坐足了冷板凳。”对当年的工作情形,叶吉唐记忆犹新。
直到1991年,原国家税务局终于决定采取“放水养鱼”的办法,给予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的税收优惠。火炬计划的资金来源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计划,除了国家划拨部分资金外,更多依靠银行贷款、金融机构投资和企业自筹资金。在多次向银行介绍计划之后,火炬办最终拿到了2000万元的贷款指标,加上原国家科委划拨的400万元起步经费,火炬计划才得以启动。
创业创新 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其他类型的开发区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诞生那一天起,就肩负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使命。”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说,回顾这30多年的历史,国家高新区建设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初创阶段(1988—2000年)、二次创业阶段(2001—2010年)和创新驱动战略提升阶段(2011—2018年),目前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会武看来,我国高新区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成为凝聚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30多年来,我国国家高新区走过了从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发展的要素集聚阶段、植入创新元素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全面创新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综合性园区三个阶段。
刘会武表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涌现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高新区,这些国家高新区依靠先天优势、优惠政策或者创新理念及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崛起的标兵示范。
在“一次创业”时期,以无锡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等为代表,主要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实现了快速壮大。无锡高新区积极引入新加坡等海外资源,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先进产业。厦门火炬高新区组建了高效的招商服务中心,20世纪90年代先后引进了ABB、戴尔等跨国公司,为产业起飞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2003年其成为全国第一个每平方公里创工业产值百亿元的高新区。
在“二次创业”时期,苏州工业园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等是营造创新环境,实现转型升级的有力践行者。苏州工业园区在紧抓全球制造业转移机遇,吸引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装备制造领域跨国公司入驻,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之后,又积极推进园区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打造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集聚24所国内外院校和400余家研发机构。同时,该区开展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引进一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等。
“从目前发展形态来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高新区、杭州高新区等成为国家高新区新时期创业的样本。”刘会武说。
从“试验区”到“科技园”再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表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始终走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最前列。人才、技术、资本成为‘新三驾马车’,中关村为创新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
有数字为证,2019年上半年,中关村示范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领域等六大高新技术领域实现总收入2.2万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比重达80.3%。其中,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领域增长动力充足,同比分别增长14.6%、13.7%。1—6月,示范区新产品产值1706.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2.2%。
由量到质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当前,国家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科技投入最大、科技成果和专利产出最高、新技术新产品产生最多的区域,正在实现由‘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贾敬敦说。
国家高新区持续集聚创新资源与平台。从市场需求出发,国家高新区鼓励和支持研发机构建设,有效解决了科研与市场对接“两张皮”的痼疾。目前,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各类大学969所、研究院所3400多家、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1700余家,建立起了1000多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600多家省级以上产品检测检验机构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
国家高新区持续提升创新效率和能力。2018年,169家国家高新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7455.7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6.7%,占到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的48.9%;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园区生产总值比例为6.7%,是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19%)的3.1倍。
国家高新区不断产生重大创新成果。国家高新区在高效能计算机、人工非线性晶体、纳米材料和印制、智能机器人、中文信息处理、量子通信、柔性显示、人用禽流感疫苗、燃料电池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相继获得重要突破,开辟了产业发展新方向。昆山高新区的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已有10个创新品种处在临床研究的各个阶段,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国内首例小核酸临床试验。
然而,贾敬敦指出,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结构,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科技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都发生深刻变化,国家高新区发展也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如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严峻等。
“未来30年,国家高新区要深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率先求变,主动践行新发展理念,探索新举措,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发挥好引领、辐射作用。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引领和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强大引擎。”贾敬敦说。(记者 付丽丽)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