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上海将开放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张江机器人谷已入驻80余家赛道企业
解放日报 2024-06-11 08:04

日前,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暨第三届张江机器人全球生态峰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人形机器人,这一世界瞩目的产业“核爆点”,再次引发关注。

上海如何把握这一机遇?

12款人形机器人4款来自浦东

体重85公斤,高178厘米,双手有着毫米级的运动控制能力。“我们这款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开普勒先行者K1最快今年9月量产上市,可以搬运30公斤的物体,全球意向订单已达数百台。”开普勒机器人首席执行官胡德波在展台现场介绍。

去年国内发布了12款人形机器人,其中4款出自上海浦东新区。据中国电子学会估计,2023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39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达到53%。“浦东新区去年的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200亿元。”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慧介绍。

张江机器人谷产业负责人王涛介绍,目前机器人谷已入驻80余家机器人赛道企业、机构。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空间规划布局上,将先期启动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空间载体,聚焦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的孵化创新、功能平台搭建及应用场景展示,同步延展推进5平方公里产业生态空间建设。

机器人技术集大成者和制高点

“中国机器人快速发展临界点已经到来,未来机器人会带领中国制造模式的变革。”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说。

人形机器人涉及机械、电气、材料、传感、控制、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因此被国际上公认为机器人技术的集大成者和制高点。

对于发展人形机器人,丁汉建议,加强战略布局,我国在人形机器人的高机动本体设计、高爆发驱动关节、运动平衡控制等前沿技术方面亟待突破,建议开展该方向的重点研究;加强软件硬件协同生态建设,打造新型产业链,将人形机器人涉及的硬件产业链与软件产业链融合,实现增量生长;布局伦理研究,规避潜在风险,特别关注国家安全、隐私侵犯、道德挑战等领域的潜在风险,提前谋划做好应对措施。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运行

大会现场,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OpenLoong”正式运行,成为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的关键“拼图”。

“我们希望通过开源社区汇聚各方力量,加强共性技术攻关,以降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门槛。”全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介绍,即将在张江启用可容纳1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的场地,到2027年可以满足10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在大会上介绍,上海将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重要方向,发挥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配套完整优势,推动行业间的跨领域合作,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攻关;将集聚市、区优势资源,加大示范应用拓展,开放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将加快创新生态培育,持续提升创新中心、开源社区等服务能级,打造全球开发协作网络,带动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黄海华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北京亦庄加快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人民日报 2024-05-29
加速起飞!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有何密码?
第一财经 2024-05-29
人形机器人全球竞赛提速:中国面临哪些优势和挑战,行业级突破何时到来
澎湃新闻 2024-05-07
视点|机器人“天工”亮相!北京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