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届毕业作品展专题研讨会:专业学位培养与艺术实践教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21:26

近日,“观往・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届美术、设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专题研讨会”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

研讨会以“专业学位培养与艺术实践教学”为主题,结合此次毕业展,围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路径、内涵与发展思路”“新时代专业学位的产教融合实践”“优秀传统文化的师道传承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构建专业学位的评价体系”四个议题开展研究与探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树峰首先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毕业展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传承,期待各位专家对毕业作品能够给予更多的指导。同时提到,做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共同面临的新课题,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学位授予、毕业展、作品展示方式等方面需要深入细化,系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以专题研讨会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共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谈到,在2024届毕业展开幕之际举办研讨会,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含量。他提及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学感受时谈到,艺研院的教学始终坚守传统,传承师道,在复古中求更新。秉持着多元包容,互动互进,革新维新的教学风格,艺研院培养出了一代代自信、谦和的艺术人才。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认为,美术专业博士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生源甄选、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导师资质、考核机制及学位授予等合理而完善的环节,培养高质量的专业博士。突出实践性,创作、展示将成为主干性考核指标。同时注重应用性,以艺术的形式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名誉院长何家英提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师资力量强大,教学风格倾向传统,更加主张从中国文化的文脉上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艺术。他指出,美术研究生培养需要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理念与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画家的个案研究等方面深入研究。同时要加强对中西方绘画语言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更深刻地、清晰地认识自身语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就如何进行专业学位博士培养问题做了探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与其他艺术教育并不一样,只依靠简单重复技术训练的累计并不能培养人才。专业型研究生本身具备“具身的知识”,这是他们相较于抽象理论知识的优势,但问题在于如何将这种“具身的知识”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才是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关键所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一结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背景与自身教学经验谈到,培养专业学位博士,要继承我院学术传统,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两手抓,但要侧重于创作实践方面的研究,培养创作方面的领军人才;其次,要构建专业学位评价体系,如何构建专业学位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时代课题。

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刘海勇针对中国艺术类高校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谈到,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符合艺术规律,因材施教破解教育内卷问题,从招生考试方式进行改变,从知识“生产”、人才“生产”转向心灵培养;要对现有评价标准进行反思,培养一批能够真情热爱生活且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专业学位人才。并以中国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为例,提出要保存中华民族文化核心特质,当下各种改良应处处重视“以写意为最大公约数”;要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核心特质,要从“写意”的明清小传统溯源到汉唐甚至仓颉造字法、中国古典哲学周易的大传统。

据悉,观往・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届美术、设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览位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六层南侧展厅,将持续至6月14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学位法表决通过,明确“三级两类”学位体系
科技日报 2024-05-2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力支撑创新发展
光明日报 2024-01-29
中国艺术研究院41位青年艺术家参展 88件作品展现“时代的生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7
“新升本”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看点在哪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5
“新升本”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看点在哪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