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图记|我在中部造机器人
新华社 2024-06-06 22:00
在中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机器人产业,探索机器人应用新场景,打造更加智能的机器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5月28日,季超(右二)和团队成员在对人形机器人进行调试。今年31岁的季超是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首席科学家,他带领团队聚焦机器人相关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落地,以讯飞超脑2030计划为牵引,致力于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深度结合,让懂知识、善学习、能进化的AI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

5月28日,在安徽合肥骆岗公园,季超在介绍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

5月29日,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内,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工程师朱翰林(左)和莫岸在对人形机器人进行调试。

5月28日,在安徽合肥骆岗公园,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工程师朱翰林在对人形机器人进行调试。

5月31日,在湖南驰众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器人调试车间,彭凯在检查重载装配型机器人的组装情况。今年34岁的彭凯是湖南驰众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移动机器人工程师兼项目总监,其主导研发的多款工业移动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这些产品具有高精度定位、自主导航和智能避障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物流自动化水平。

5月31日,在湖南驰众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器人调试车间,彭凯(左)和同事在调试重载叉举型机器人。

6月3日,在湖北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郭盛威在对产品的软件系统进行升级优化。

6月3日,在湖北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对产品的软件系统进行升级优化。

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端 陈泽国 杜子璇

编辑/杨小嘉

相关阅读
他们在农田里“种”机器人 机器人在农田里“站岗”
成都商报 2024-06-24
观展|看“智”造——机器人带来新体验
新华社 2024-06-23
图记|我在中部造机器人
新华社 2024-06-06
图记|小镇里的机器人产业
新华社 2024-05-28
图记 | 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新华社 2023-1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