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三区入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16:07

5月15日迎来第十二个“全国低碳日”。在今日举办的“全国低碳日”国家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北京市门头沟区、延庆区、通州区入选。

今天上午,主题为“绿色低碳 试点先行”的“全国低碳日”北京主场活动拉开帷幕,活动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丰台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活动中,2024年北京市低碳试点创建工作正式启动,申报时间为全年开放,将定期组织评审。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以来,本市开展了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区域、气候投融资工具等四类试点,征集先进低碳技术试点,聚焦绿色制造、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重点领域,遴选出一批技术水平高、减排效益好、示范作用显著的先进技术应用项目,向全市范围推广,以技术变革加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6个项目先后获评北京市先进低碳技术试点,初步测算年减碳量可达到51万吨。其中,2023年全市共有14个项目获评先进低碳技术试点。

今天活动的主会场——丰台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就是2023年北京先进低碳技术试点优秀项目之一。其综合能源应用项目作为典型的既有建筑供暖改造项目,采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BIM组配式安装技术、智慧能源管控技术,较一般公共建筑碳排放降低了60%,是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和综合能源服务的新样板。

为鼓励企业低碳发展,北京市在重点行业中鼓励评选出一批低碳领跑者企业和机构。2023年,本市在高校、电力生产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等3个行业评选出5家低碳领跑者,其中华北电力大学引入分时分区供暖系统和分布式供暖技术,推进零碳校园建设;构建新型能源电力特色学科,加快培育“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人才。

另外,本市面向不同区域管理主体,遴选培育区域边界明确、工作基础较好、实施意愿较强的街道、乡镇、园区、社区、村等区域,开展不同类型的气候友好型区域试点建设,探索低碳发展模式。2023年3个社区、3个村被评为北京市气候友好型区域。其中,平谷区万庄子村以“分布式光伏、充换电站、智能微网”为基础打造零碳智慧乡村,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265座,年减碳量约3100吨。

2023年,北京作为全国81个低碳城市试点之一,在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中位列榜首。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密云区入选国家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积极搭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健全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为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积累成功经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因地制宜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光明日报 2024-06-21
北京启动今年低碳试点创建 将遴选先进技术应用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4-05-16
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举办 公布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试点名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北京2035年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北京今年以来优良天数超九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