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共创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美好未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07:13
中欧合作历经几十年风雨,植根于坚实的民意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相似的战略诉求,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未来中欧双方的紧密合作将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当今世界,无论是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还是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全球性问题,都需要中欧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开展对话和合作,加强沟通与协调,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5月5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近5年来首次访问欧洲,对推动中国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以及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中法关系长期走在中西方关系前列。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中法双方发表4份联合声明,签署18项部门间合作协议,开启了中法关系下一个60年的新征程。塞尔维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两国铁杆友谊深厚。习近平主席访塞期间,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务实举措,中塞自由贸易协定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这将推动中塞经贸合作实现新发展。匈牙利是中东欧地区重要国家,是中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习近平主席访匈期间,双方发表两国联合声明,签署或达成一致的合作文件18份,为深化中匈合作提供新机遇。六天时间,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深化了中国与三国的政治互信、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进步作出了新贡献。

这是中国面向欧洲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作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互鉴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如何发展攸关世界的走向。在国际形势动荡加剧的当下,中欧唯有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不断加强对话合作,妥善处理摩擦分歧,才能有效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人类发展进步。

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国始终将欧盟视为国际格局中一支战略性力量,一直把发展中欧关系视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1998年,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3年,双方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2014年,中欧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发表第二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8年,中国政府发表第三份对欧盟政策文件。双方迄今已建立60余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

从现实维度看,中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的格局,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欧具有高度互补性。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2022年,中欧双边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去年,德国大众宣布在华斥资10亿欧元建设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西班牙机床制造商达诺巴特集团在上海设立了其全球第六大体验中心,加速其中国本地化战略……欧洲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双方坚持对话合作,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凝聚战略共识,开展战略协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中欧合作历经几十年风雨,植根于坚实的民意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相似的战略诉求,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尽管中欧历史文化、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存在差异,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未来中欧双方的紧密合作将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合作。当今世界,无论是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还是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全球性问题,都需要中欧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开展对话和合作,加强沟通与协调,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中俄关系稳定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繁荣
环球时报 2024-05-17
普京:共建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
新华社 2024-05-15
凝聚战略共识,中欧合作再出发
光明日报 2024-05-12
中欧关系有着强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人民日报 2024-05-12
中匈关系发展给中欧合作提供示范和信心
光明日报 2024-0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