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公报:去年13次海洋灾害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近25.1亿元
澎湃新闻 2024-04-22 10:27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自然资源部当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简称《公报》)显示,2023年,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为主,伴随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13次海洋灾害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5.1亿元,死亡失踪8人。

与近十年(2014-2023年)平均状况相比,2023年海洋灾情总体偏轻,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口分别为平均值的44%和29%。与2022年相比,202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有所增多,死亡失踪人口几乎持平。

《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沿海发生风暴潮过程14次,7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4.8亿元。近海发生灾害性海浪过程28次,直接经济损失约2600万元,死亡失踪8人。2022/2023年冬季,海冰冰情较常年略偏轻,冰级2.5级,海冰最大分布面积2.4万平方千米。2023年我国管辖海域未发生海啸灾害。近海海域发现赤潮46次,累计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有毒有害赤潮29次。

此外,2023年浒苔绿潮继续影响我国黄海海域,最大覆盖面积约998平方千米,与近十年平均状况相比,2023年浒苔绿潮具有整体规模大、分布范围广、主体位置偏南等特点。

总体来看,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重,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9%;造成人员死亡失踪的全部是海浪灾害。从单次海洋灾害过程看,2305“杜苏芮”台风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最重,福建省海水养殖、海岸防护工程和渔船均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14.6亿元。

分区域来看,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6个省(自治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灾害损失。福建省直接经济损失最重、死亡失踪人口最多,分别为21.2亿元和7人,占总直接经济损失和总死亡失踪人口的85%和88%。

在我国,海洋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等特点,每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加速上升对沿海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我国自20世纪初开始海洋灾害调查和海平面观测,于1989年、2009年先后启动海洋灾害和海平面变化影响分析,目前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海洋灾害调查评估和海平面变化监测评估体系。(记者 刁凡超)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去年全国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较前五年均值减少49%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3
我国海洋灾害现状如何?未来海平面怎样变化?一文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2
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72毫米,仍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的高位
澎湃新闻 2024-04-22
自然资源部: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占总损失的9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2
今年以来,我国洪涝灾害受灾2180.5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647.6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