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活动|《朱启钤与北京》首发式在北京成功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11:00

2月26日,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浙江摄影出版社共同主办了“与国同行·都城设计——北京建院‘院史馆’主题座谈暨《朱启钤与北京》首发”,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位建筑文博专家齐聚一堂,回溯建筑人赤诚的创作记忆。

2024 年, 北京建院迎来了与新中国同龄的建院成立 75 周年。 新揭幕的“ 院史馆 ” 全面展示了北京建院在过去 75 年里为 北京 “ 都与城 ” 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院史馆丰富展陈蕴含了城市精神, 塑造着现代建筑文明, 见证了北京建院设计服务“都与城”的足迹,彰显了用文博形式展示一座城 · 一个院, 服务首都北京建设的历程; 用文字形式表现一本书 · 众先贤, 讲述北京中轴线申遗故事的一个个侧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建筑师张宇大师, 中国文物学会 20 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金磊主持了本次活动。 在致辞环节, 张宇大师代表徐全胜董事长表示, “ 院史馆的建立, 就是要纪念与新中国同龄的那个辉煌时刻, 纪念我们走过的 75 年不凡历程; 院史馆的展览内容涵盖了 1949 年至今的足迹, 以一个设计单位的视角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致辞中表示, “ 与新中国一同走来的北京建院是行业的旗帜, 它们的业绩与贡献被设计界与社会认可。从 ‘ 国庆十大工程 ’ 到一系列 ‘ 国之重器 ’ 般的国家大型工程设计, 北京建院走在 ‘ 第一线 ’ 。 仅从守望与传承讲, 20 世纪 40 年代张镈就在朱启钤策划下完成了浩大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测绘, 他与 ‘ 都城设计 ’ 共同打下了古都北京走向现代化的文化烙印。 ” 

在首发环节, 中国文物学会 20 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编撰的《朱启钤与北京》 一书近日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朱启钤曾孙朱延琦口述为主, 详实介绍了我国古建筑学家朱启钤( 1872—1964 ) 在北京城市建设、 交通规划等方面的成就与轨迹。 中国文物学会 20 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 秘书长金磊介绍了《朱启钤与北京》一书的缘起, “ 朱启钤早在民国初年便 在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 ‘ 大事 ’ 上开风气之先, 特别是率先倡导了 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 修旧如旧 ’ , 堪称 ‘ 京城规划第一人 ’ 及 ‘ 城市更新首 创者 ’ 。 他在 58 周岁时创办中国营造学社, 这一 20 世纪对中国建筑的保护创新之举确成为贡献巨大的事。 ”

朱启钤曾孙朱延琦梳理了曾祖父朱启钤的辉煌功绩, 从兴办实业, 振兴社会经济; 创建中国营造学社, 培养了梁思成、 刘敦桢等中国建筑巨匠; 到亲自主持对北京城区的改造, 如组织建造中山公园, 改造正阳门, 天安门广 场 …… 再到对抗外国列强, 保护中轴线古建筑等。 朱延琦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历史细节, 朱启钤被认为是创造“春节”这一正式称谓的“第一人 ” 。 

浙江摄影出版社林青松社长介绍了出版社在接受《朱启钤与北京》出版任务后, 以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责任与使命, 高效高质量完成出版, 为建筑文博界与社会奉献了一本价值之作。会议研讨环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景樑、 黄星元,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黄元、 刘若梅, 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路红, 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研究室主任盖建中等专家逐一发表了参会感慨。

文/本报记者 李喆

供图/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

相关阅读
展览|马国馨:我的设计生涯——建筑文化图书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出版十周年 《草原深处的家》首发式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人物|京城规划第一人 鲜为人知的那些故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8
史诗般反映长城边妫川县百年来的发展,长篇小说《长城传》首发式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2
呈现新时代青年写作的丰富性 “满天星计划”丛书首发式在天津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