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更多老校长将下乡……北京市关工委部署今年重点工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27 07:30

1月26日,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市关工委主任梁伟介绍,2024年北京将总结推广“老校长下乡”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不断壮大“老校长” 队伍,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6年9月,北京启动了第一批“老校长下乡”活动,一批老校长、老书记走进乡村学校,照亮了当地孩子的成长之路。之后该活动持续开展。2023年,在已有42名老校长助教河北阜平、承德,北京密云区、延庆区的基础上,市关工委从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6区又新选派24名老校长,对口助教云南、贵州、甘肃等5省28所学校。“2024年,我们将巩固发展 ‘老校长下乡’成果,不断壮大“老校长” 队伍,在助力乡村振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上作出新贡献。”梁伟说。

包括“老校长下乡”活动在内,工作会上,市关工委谋划了2024年工作的一系列重点。

市关工委将继续组织“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确定新一批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发挥“五老”宣讲团作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发挥首都红色资源优势,开展“新时代好少年” “读懂中国” “一老一小话党史”等活动。同时,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主线,开展主题宣讲、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活动。

“我们要充分发挥‘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的品牌效应,不断丰富红色教育、科学教育、法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实现主讲堂与分讲堂整体联动。”梁伟说,市关工委将强化融合共享机制,扩大教育资源支持单位,拓展课程设置,让更多名师大家走进青少年中间;在办好主讲堂的同时,打造200节精品课程,为各区分讲堂和学校 开展教育提供菜单式服务,让更多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023年,北京家校社共育咨询室由40个发展到120个,共开展各类服务5000余次。2024年,北京将持续完善家校社共育咨询室建设,建立市级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库,不断壮大专业工作队伍;同时还将举办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术论坛, 编辑出版《家校社协同共育指导手册》。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将至,科技馆带领青少年“走近荒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6
北航和北语接连官宣!雄安新区再迎两所北京高校落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2
专家齐聚城市副中心,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献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20
广渠门中学举办系列学术论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20
东城区“诗词大会”启动,各校将组织诗词活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