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严厉处罚舞弊行为,防止学历继续教育成为“贩卖文凭”通道
熊丙奇看教育
2024-01-15

据国家开放大学近日发布的一份文件显示,广州一考点涉嫌大规模替考舞弊。文中称,该考点“一平台”机考实考2831人次,替考2093人次,主考严重失职,私设多个考点,监考教师严重不作为,协助考生人脸识别身份核验造假,大量考生未进行入场前人脸识别,或者跨考点甚至跨省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考试,存在大规模、高比例替考。

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分部(又名广州开放大学)对此作出回复称,在2022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中,定锐考点存在严重违规、违纪情况。该校于2023年1月对定锐分校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暂停定锐分校招生资格,暂停考点考试组织权,降为临时考点,取消违规学生的成绩,责成该校解聘分管副校长1人、部门负责人1人,降薪处理2人,通报批评6人。

一个考点发生如此大规模的替考,令人震惊。这也暴露出学历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乱像,一些机构以缴学费“无需学习”“无需考试”就可以获得文凭为“卖点”招生,这严重破坏学历继续教育的形象,也扰乱学历继续教育秩序。学历继续教育考点出现大规模替考,极大可能就是学历继续教育机构为“兑现”“无需考试”的承诺,请人为这些学生替考获得成绩。鉴于考试与获得学历文凭直接挂钩,应参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违法处理,不仅要取消作弊考生的成绩,还要追究代替他人作弊、组织作弊的法律责任。

2021年,针对部分学历继续教育机构发布“无需学习”“无需考试”“免试包过”“快速取证”等招生广告,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治理学历继续教育机构发布违规广告的问题。治理违规广告之外,还要监督学历继续教育机构严把培养质量关。

学历继续教育机构不再公然发布“免学免考”的广告,但在实际招生、培养中,不要求学生去上课、不要求参加考试,就可以给学生课程成绩,这照样是“贩卖文凭”。如此进行学历继续教育,会让学历继续教育文凭的含金量受到质疑,受教育者通过成人教育、自学考试获得的文凭,将难以得到用人单位认可。

针对学历继续教育机构存在的考试放水问题,近年来,高校举办的成人教育,国家和各省的开放大学都对考试加强了管理,遏制学历继续教育中的替考现象,要求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学习者,必须自己学、自己考。

从有关部门对这次大规模替考事件的处理中,可以发现替考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不少网友看来,发生这么大规模的替考事件,不但应该取消参与作弊考生的成绩,还应该追究涉事人员的法律责任。因为为打击作弊,我国《刑法》已经将组织考试作弊、代替他人考试等作弊行为入刑。因此,对此次大规模替考事件的处理似乎显得有些轻了。

何以如此?那是因为学历继续教育机构(开发大学考试点)组织的考试,是学校的期末考试,而不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面向社会公开、统一举行,其结果作为招收学历教育学生或者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学位证书依据的测试活动。而《刑法》规定的组织考试作弊罪、代替他人作弊罪是针对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作弊行为。也就是说,如果考点组织的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生大规模替考,参与者、组织者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而由于不是自学考试,而是期末考试,因此不适合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办法处理。

但由于这些课程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授予学历文凭,因此,为遏制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免学免考”招生、培养乱象,有必要对学历继续教育集中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参照国家教育考试作弊处理,加以严厉打击。这样才能防止学历继续教育变为“贩卖文凭”的通道,确保学历继续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也为受教育者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提供多元选择,消除社会存在的对学历继续教育文凭的歧视。

文/熊丙奇

图源/视觉中国

相关阅读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比去年增51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高考临近 这些违法犯罪行为要警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30
北青快评|严厉处罚舞弊行为,防止学历继续教育成为“贩卖文凭”通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5
全国研究生考试今日开考 北京共设62个研究生考试考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3
重拳出击!严打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维护高考安全
央视新闻 2023-06-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