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新知|小行星撞地球产生的尘埃或是恐龙灭绝主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9 09:00

◎袁原

关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假说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森林大火,大气中因此而密布的硫和烟灰遮蔽了阳光,令全球温度骤降,最终导致恐龙灭绝。一项新研究却发现,撞击产生的大量尘埃可能是地球生态巨变的主要原因,并最终导致恐龙灭绝。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0月30日报道,比利时研究人员重新考察了美国一处小行星撞地球的遗迹,并进行古气候模拟推演后得出上述结论。研究报告刊载于当天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杂志。

路透社援引研究结果报道,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令花岗岩和片麻岩岩石粉碎,产生了2万亿吨尘埃,是珠穆朗玛峰重量的11倍多。这些尘埃主要是直径在0.8至8微米之间的硅酸盐颗粒,令地球大气浑浊不堪。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行星科学家杰姆·博克·泽内尔说,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尘埃遮蔽日光,地球上的植物在撞击后近两年内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地球因此进入“撞击冬天”,地表温度下降约15℃。“连续好几年又冷又黑”,研究报告另一作者菲利普·克拉埃说,陆地和海洋里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引发了导致物种灭绝的连锁反应。

相比之下,不以单一食物源为生,或能进入休眠期的动物群和植物群得以生存,例如小型哺乳动物。

研究报告另一作者、比利时皇家天文台行星科学家厄兹居尔·卡拉泰金说,撞击后,硫在大气中停留了大约8到9年,而硅酸盐粉尘颗粒和烟灰则停留了15年左右。地球走出“撞击冬天”花了更长时间,约20年后温度才恢复到撞击前水平。

卡拉泰金猜测:“如果没有这场撞击,包括我们在内的哺乳动物几乎没有机会成为这个星球占主导地位的生物体。”

“行星撞击说”认为,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在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希克苏鲁伯镇附近形成一个宽约160公里、深约20公里的陨石坑。撞击产生的威力相当于100亿颗二战时期使用的原子弹,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引发森林大火和地震。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最终导致地球上75%的动植物灭绝,包括恐龙。

(文章源自新华社)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首部中国商业院线公映IMAX原创电影《小行星猎人》中国首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美媒:研究显示,恐龙灭绝真因可能是“末日般的尘埃”阻碍了光合作用
环球时报 2023-11-06
新知|这颗网红小行星真的会毁灭地球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5
史上最大来袭小行星出现在20亿年前!比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还大
北京日报 2022-10-19
人类首次成功改变小行星轨道,撞击造成的偏斜度远远大于预期
澎湃新闻 2022-10-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