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4 08:52

今年8月底,北京暖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请人张女士,在天津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驻河东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成功领取到从北京邮寄过来的企业变更登记营业执照。第一次体验到了人在天津,也可以轻松办理北京的企业登记业务。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京津冀商事改革深度合作、着力打造“统一规范、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体化监管执法体系,共同营造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优势。

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更便利

据了解,为扎实推动“十四五”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充分发挥市场准入的导向性作用,今年6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天津、河北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签署《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三地企业登记注册工作协作备忘录》,推动企业登记注册跨省通办、主体资格互认、统一登记服务等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迈出新步伐。

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更便利。三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动京津冀企业注册登记业务“跨省通办”,京津两地按照“数据跑路、快递跑腿、群众坐等”的要求,采用全程网办的形式,优化e窗通平台邮寄功能,实现了两地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及营业执照遗失补领、换发等登记业务和营业执照等登记结果异地“办、发、领”,为群众和企业提供触手可及的“就近办”企业登记服务。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与天津市河东区及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针对企业登记工作达成了“业务协同”合作协议。

同月《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三地企业登记注册工作协作备忘录》签署,在2020年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出台《关于印发服务京津冀+雄安协同发展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三地互认试行办法的通知》的基础上,支持京津冀三地适用更多外国(地区)主体资格证明公证认证文件互认。此项措施明确,在京津冀任意一家登记机关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已完成核验的,在主体资格证明的有效期内,该外国投资者再向其他两地投资的,允许该外国投资者提供由已设企业登记机关档案部门出具的加盖档案证明章的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作为主体资格证明材料。

一体化监管执法体系建设持续深化

助力区域内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离不开京津冀一体化监管执法体系的建立。近年来,围绕建设统一大市场和“五子联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京津冀三地监管部门在市场监管执法协作、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等领域推进机制高效协同、信息互通共享,通过建立定期会商、数据共享、联合发文、联合执法等常态化机制,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深化。

据了解,三地联合签发了2023年度“打假保名优”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京津冀跨区域、常态化打击侵权假冒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侵权假冒信息收集,深入分析侵权假冒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联合签发2023年度知识产权执法“亮剑”行动实施方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加强源头治理和全链条、跨区域治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三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签订了2023年京津冀重点保护企业品牌备忘录,进一步提高了跨区域执法合力,拓展了协同保护范围。

三地“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食品、药品安全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京津冀三地在这两大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持续放大协同监管效能。在“两品一械”领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与天津市场监管部门、河北市场监管局、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业务联络平台,并组织执法力量,对天津、河北通报北京市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线索及时组织查处。根据跨省市案件办理需求,与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等部门多次开展了执法协作。截至9月底,与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同办理2个案件,协助天津市场监管部门对北京某企业开展调查。

在保障京津冀三地“舌尖上的安全”方面,今年以来,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召开京津冀三地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监管协作会,就三地加强农批市场食品安全协同监管、推动区域食品安全监管一体化的协同标准规范规则、风险信息通报和食品安全风险联防联控、监管技术支撑资源共享、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等开展深度合作交流,更好保障区域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针对京津冀三地协同监管需求,开展联合培训和业务研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执法干部队伍,共同保障三地市场环境公平有序。5月24日至26日组织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系统执法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京津冀三地执法干部近百人参加培训,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交流了执法经验,培训了执法干部队伍。在反垄断领域推动建立反垄断专家资源共享机制,共同举办专家研讨活动,为津冀开展反垄断执法提供智力支持。探索建立案件线索互通机制,积极参加津冀反垄断执法交流活动,提升京津冀反垄断领域执法协作水平。三地执法人员共同会商研讨、协作执法。

另据了解,同标准才有高效率,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在计量、认证、标准化等方面的协同越来越深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北京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首都标准化委员会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了“3+X”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的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协同标准化协作模式,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2023年以来,已在消防、工程建设、旅游、交通、民政等领域发布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京津冀自驾驿站服务规范》《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规范》等6项,累计发布81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2024年京津冀药品监管区域协作会议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 7478项标准实现共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北京发出京津冀首张外资主体资格证明互认营业执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推进京津冀信用监管一体化路线图定了!一图读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03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跑出新速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