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文联对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等给予奖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8 20:55

4月6日上午,“2022年北京市文联文学创作奖励颁奖典礼暨北京作家协会扶持立项签约仪式”在京举办。对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三部作品给予“重大文学奖项奖励”,对23部作品给予“重要文学刊物发表奖励”。另外,北京作协确定了2022年度共有13部作品获得签约扶持。

作家代表发言环节,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荣获重大文学奖项奖励和重要文学刊物发表奖励的作家张莉、杨庆祥、石一枫、马淑琴以及签约作家阿乙等作家代表依次上台做了精彩的发言,尽显“文学的光彩”。

张莉在发言中说,感谢北京作家协会推荐《小说风景》,很荣幸来领这个奖。批评家的工作就是重新解读、重新发现、重新挖掘文学的光彩。

“在‘脱口秀时代’,为什么要写小说?脱口秀是和时代紧密互动的艺术形式,在有趣好笑的故事里呈现时代的生存方式,它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叙述方法。”张莉表示,短篇小说和脱口秀都是篇幅短小的“小体量”叙事作品,追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带来震撼心灵的讲述。因为有限,密度变得格外重要,不能稀薄。在密度之外,我们也要追求文学表达的深度与高度。但讲故事不是唯一目的,因为我们需要写出难以言说和难以言喻的部分,需要写出和认出那些难以辨认的温暖、感动与默契,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学的光彩。

杨庆祥在发言中提到,作为青年作家,我们不仅要在“质”上有所突破,也要在“量”上有所追求,青年作家不是写得太多,而是写得太少了,同时要尝试大量的跨文体创作。“面对当下热议的Chat-GPT,我认为‘机器文学’在类型文学的写作上或许可以与‘人的文学’抗衡,因为Chat-GPT的思维长处是强因果、强逻辑。但当面对生活、善恶等价值问题时,它或许就不能处理得那么完美了。这个时候,真正的‘人的文学’也就凸显了其不可替代性。”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将此次表彰会议地点定在老舍剧场,这是对老舍先生的由衷致敬。老舍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一代代作家学习和传承,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行力量。同时,我们相聚在剧场舞台上开这个会,也有着多个指向意义。这是个实体的舞台,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也是属于文学的象征性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签约意味着作品扎根、发芽和生长,发表和获奖象征着作品开花结果的丰硕收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探索青年编剧成长破题之道,第七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闭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3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另一个女孩》中文版出版
广州日报客户端 2023-09-17
茅盾文学奖走过十届,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入选“茅奖”?
扬子晚报 2023-05-21
鲁迅文学奖得主李舫作品分享会举行:写作是回溯与发现的过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5
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病逝,曾三获鲁迅文学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