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远渡》国家大剧院首演 来!听韩美林的《天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8 16:14

2月17日,“似水流年”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奏响,作曲家姚晨以韩美林艺术作品《天书》为灵感创作的乐队作品《远渡》迎来世界首演。在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的指挥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仿佛化作一艘承载着远古文明的大船,以铿锵有力的音符与古老的文字符号产生对话,用音乐带领观众进入了《天书》的瑰丽世界。《远渡》首演后,乐团还呈现了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并携手大提琴家秦立巍奏响了陈其钢的《逝去的时光》。

微信图片_20230218134832.jpg

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吕嘉在指挥排练

《远渡》是作曲家姚晨应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之邀创作的一部交响作品,也是双方的首次委约合作。在欣赏了韩美林先生《天书》系列作品后,姚晨对那些充满神秘的文字世界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和想象,由此创作了《远渡》这部交响作品。

近半个世纪以来,韩美林坚持探索、搜寻世界各地的文化遗存,从甲骨、石刻、岩画、古陶、青铜、陶器、砖铭、石鼓等历史遗存中记录了近万个符号,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符号的临摹、整理,汇集成《天书》,并将之创造性地拓展至水墨、陶瓷、紫砂、印染、木雕、铁艺等各个领域。

微信图片_202302181348591.jpg

韩美林

当天下午,韩美林现身国家大剧院,与青年作曲家姚晨在“天籁有声——韩美林天书艺术分享会”上展开了一场跨界对话。

“我通过不同媒介看到过《天书》,后来去韩美林先生家里看他收藏的各种字,对我来说这些字形态都很漂亮,我才意识到这些字对我来说都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姚晨清晰的记得自己创作《远渡》这部作品的初衷,“我很快就想到,不光要了解那些《天书》表面上的这些美好和神秘,我想知道后面的精神是什么,能够支撑这个人花五、六十年来创作,背后的精神支撑一定是很重要的。”

微信图片_202302181348593.jpg

于是,姚晨先去韩美林艺术馆把韩美林所有的藏品都看了一遍,“真的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有各种各样的创作,而且还能看到韩美林先生创作的大量的草图。可以看出这个艺术家非常勤奋,一直在不停的书写。”但姚晨始终没有找到他想要寻找的韩美林在创作《天书》背后的精神支柱,“直到我看到了冯骥才跟韩美林先生的口述史,让我大为震撼,原来有这样的一个人,经历过如此之多的苦难和青春的梦想,有欺骗、有悔恨、有痛苦、有斗争,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人生历练,居然还这么矍铄,有这样的一种生命力。所以其实作为一个艺术家,不能满足于这种很表面的东西,你一定会想到如何通过我们的艺术去把这个艺术家背后精神性的东西挖掘出来。所以当国家大剧院邀请我去创作的时候,我很快就决定用《天书》作为出发点来创作这部作品。”

在韩美林的眼中,《天书》是古文字的收容所,一笔一划皆有情。他研究这些“无家可归”的文字,并不一味追求字音和字义,而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从形象美、造型美的角度,研究它们的字形。韩美林认为,用音乐去表达《天书》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线条本身就是旋律,而我认为音乐是艺术界皇冠上的钻石,声音的长短、语速也像绘画线条。姚晨用了7个月的时间,他在《天书》里边能够有这样的感受,让我很感动。“

微信图片_202302181348592.jpg

姚晨

在姚晨看来,音乐家是二度创作者,需要将音符转化成想要的声音,需要的是二度创作,“这周排练我们有很多磨合,每一位演奏者都在参与创作,建构一个可以让人想象的空间。我希望能用管弦乐队这艘大船,承载着这些远古的灵魂渡越漫漫时空,超越生死离别,传递文明与人性的不朽。”

据悉,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3中国巡演将于3月中下旬启程,乐团将在音乐总监吕嘉带领下赴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长沙五地。继本场音乐会首演后,姚晨的《远渡》也将作为乐团2023中国巡演的诚意之作,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四城亮相。除《远渡》之外,巡演期间,乐团还将奏响赵季平《第二琵琶协奏曲》与陈其钢《如戏人生》两部联合委约作品,以及陈其钢《逝去的时光》、叶小纲《美丽乡村》、瓦格纳《罗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与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等重磅作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韩美林新书首发 艺术家要有民族性和个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8
“韩美林艺术展”亮相济南 艺术家捐千件精品建第五座韩美林艺术馆
中国新闻网 2023-11-10
作曲家刘索拉:中国传统音乐是创作当代音乐的最大资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6
艺术| “熊猫特展”赋能北京韩美林艺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1
讲座 | 韩美林:艺术无法,强调个性、独立性、民族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