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季度财报披露收官,A股市场交出颇有韧性的成绩单。数据显示,超七成五上市公司实现盈利,接近八成的盈利面彰显市场基本盘稳健。其中,电子行业凭借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以领先市值稳居行业首位。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指出,这种韧性源于完善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及新质生产力的加速成长,与前三季度5.2%的GDP同比增速形成宏观与微观的良性呼应。
5346家A股公司合计营业收入48.62万亿元
截至10月30日,5346家A股披露三季报的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达4.40万亿元,同比增长6.37%,其中4110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6.88%。更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53.49%,达到13.08万亿元,显示企业盈利质量与抗风险能力同步提升。分季度看,第三季度全市场净利润1.52万亿元,同比增长4.9%且环比增长3.9%,边际改善态势显著,扭转了此前部分行业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超35%
电子行业以绝对优势领跑市场。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渗透与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电子行业不仅净利润同比增幅超35%,更凭借技术密集型企业的集群效应登顶市值榜首。板块内龙头企业多点开花,工业富联第三季度营收2431.72亿元,同比增长42.81%,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03.73亿元,同比增幅62.04%,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寒武纪更实现业绩跨越式增长,前三季度营收同比激增2386.38%,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7.24亿元转为盈利16.05亿元,成为AI算力爆发的典型代表。
芯片领域的突破尤为亮眼,芯原股份三季度营收12.84亿元,环比暴涨119.74%,新签订单中AI算力相关占比达65%;晶晨股份6nm芯片前三季度出货量近700万颗,全年有望突破千万颗,技术迭代驱动业绩增长的逻辑愈发清晰。PCB龙头生益电子净利润同比增长497.61%,三季度环比增幅达76.84%,印证电子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复苏。
在业绩亮眼的背景下,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前三季度A股公司研发费用合计约1.08万亿元,同比增长3.79%,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增幅更是达到10.40%,研发强度中位数12.6%。这种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36.20%,3600亿元的资金储备为研发与产能扩张提供支撑;阳光电源营收增长33%,净利润增幅56%,受益于光伏储能技术的持续突破。
近900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跑赢上半年
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得到进一步验证。近900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跑赢上半年,其中104家公司实现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超50%、三季度同比及环比均超50%的“三连增”。吉比特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307.7%,同时推出每10股派息60元的分红方案,彰显成长与回报并重的发展理念。立讯精密、药明康德等龙头纷纷上调全年预期,前者计划加大AI端侧硬件等新兴领域投入,后者将收入增速预期上调至17%至18%。
机构普遍看好后续发展前景。瑞银证券指出,三季度或为今明两年盈利底部,随着政策效应显现,A股盈利有望在明年上半年逐季提升;银河证券认为,增量政策落地将推动四季度经济延续向上趋势,A股有望震荡上行。从三季报释放的信号看,无论是电子行业引领的科技突围,还是传统产业的升级焕新,抑或是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都表明资本市场的新动能正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新优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编辑/张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