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辩论谁能赢?亦庄这场比赛亮点纷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2 21:22

机器人与人辩论谁能赢?11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行复赛,湖北大学队、松延动力——松美美队、松延动力——小诺队、小禾队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人机交锋聚焦核心辩题

“大家好,我是正方机器人辩手‘思睿’……”赛场之上,机器人与人类辩手展开交叉攻防。面对人类的追问与“话术陷阱”,机器人凭借语义理解调取论据,给出逻辑回应。人形、仿生等多形态智能体各展所长:或剖析伦理,或引用数据,或给出清奇角度,两种思维碰撞引得观众惊叹。

复赛采用跨队“人机对战”模式,10支参赛队经抽签,派机器人辩手与其他参赛队人类辩手辩论。辩题聚焦科技核心矛盾,涵盖技术伦理、气候变化与太空探索,如“企业用AI监控员工效率是否合理”“脑机接口读取嫌疑人记忆作证据可取吗”“搜寻地外文明值得大量投入吗”“部署地球工程应对变暖是勇敢还是冒险”,极大考验机器人思辨能力。

赛事看点凸显难度与价值

相较于初赛“同队人机辩论”,复赛“异队人机对抗”提升难度与观赏性。评委不从胜负评判,而是从逻辑性、语言表现力、多模态交互、技能展示、临场应变5维度打分,综合考验机器人模型训练与硬件调试。赛事作为科学实验,推动AI技术发展及与人文社科融合,看点集中在三方面:机器人陌生语境实时应变、不同算法论证风格差异、碳基与硅基思维对抗,以及人类辩手策略调整。

湖北大学带队老师刘瑀钒坦言,复赛从“人机并肩”转“人机对辩”,对机器人独立能力要求高,团队通过强化语料库、优化网络等提升表现。松延动力软件开发工程师张秋各表示,为仿生机器人“小诺”补充语料、优化逻辑,参赛推动具身智能发展,也暴露情感识别短板,期待决赛突破。

亦庄实践填补赛事空白

此次赛事是北京亦庄建设具身智能产业高地的重要举措。作为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亦庄汇集300余家相关企业,产业链超百亿。通过举办多场创新赛事、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打造全域人机协同、产研共融的全域实训场。大赛填补国内机器人“智能思辨”赛事空白,完善“运动+执行+认知”赛事链条,以赛促创聚才,推动AI与机器人产业融合。

人工智能与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云泽指出,赛事标志AI向“人类思考伙伴”迈进:技术上推动AI突破语义与逻辑瓶颈;产业上催生高端应用,吸引资源;社会层面,赛事以观赏性对抗拆穿AI“黑箱”,点燃全民科学热情和批判思维;在文化层面,不同背景的AI同台争鸣,为跨文明对话提供场域。

本届大赛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人工智能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主办,来自高校、企业14支赛队参赛,决赛将于11月9日举行,届时将上演纯机器人终极辩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机器人辩论赛开赛 AI变成“思考伙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3
北京视点|决出四强 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举行复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2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见证机器人产业发展“北京速度”|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7
“全自主干活第一名” 银河通用获医药分拣场景冠军|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7
机器人运动会见证北京创新引力
北京日报 2025-08-16
北京亦庄正式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0
广汽机器人闪耀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科技盛宴亮点纷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9
亦庄“机器人大世界2.0”启幕 北京机器人产业居全国前列|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