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近日在厦门市集美区市民广场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7日,期间将举办全国影展“面对面”学术活动、影像调研以及丰富多彩的展览交流。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摄影展览,自1957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29届,全面展现了中国当代摄影事业的发展。本届展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承办。
同往年相比,本届全国影展共收到21113位摄影人投送的有效来稿102810件,总计306417幅,来稿总幅数首次超过30万幅。整个评审工作流程科学、标准严格、组织规范,监督保障措施完善。最终产生279件入展作品,入展作者平均年龄50.74岁,最年长的76岁,最年轻的21岁。其中男摄影师占比约为72%,女摄影师占比约为28%。入选作者中包括了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知名摄影家、专业媒体摄影记者,也有活跃于网络的青年摄影师和在校学生。
入展作品内容源自火热生活,全景式展现2023年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面貌。其中既有表现新质生产力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国家重点项目、扩大对外开放、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题材的作品,还有许多作品关注普通百姓创业、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细节,倾情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平凡而感人的真实故事。其中长期关注单元32件入展作品中,拍摄周期超过10年的就有24件,超过30年的有6件,拍摄时间最长的一件达到49年,这些作品长期持续关注某个社会发展中的典型主题,完整真切地记录下特定地区和领域发展变化的感人历程。
面对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影展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进一步优化征稿规则。艺术类和创意商业类作品在延续往届“对拍摄和后期处理方法不作限制”规定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应有投稿者本人拍摄的视觉元素”,以突出摄影本体特性。新技术的应用,让作品的视觉表现比以往更加丰富。此外,本届全国影展取消了对视频短片的“纪录类”限制,简化了稿件投送的程序。短视频类作品来稿量倍增,从上届的872件,增长至2271件。最终入展的短视频作品题材更加丰富、表达方式更加新颖、制作水平更加精良、多种媒体综合应用的效果更加突出。
今年更在上届成功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出超过万米展厅、千米展线的超大规模实体展览,更首次推出“艺术类作品原作及特殊工艺展示专区”和“短视频作品开放式展示专区”,强化沉浸式观展的效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