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真子:物以情观与中秋月
作家联盟 2024-08-25 13:00

口  真子

杜甫在月夜思念“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的妻子;朱敦颐 在月夜怅惘于“月解团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李白望月怀远 倍感无奈:“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兴许是爱钻故纸堆,我亦偏爱明月,且寄情于斯。特别是中秋 月圆时,一腔情愫更与明月难分难舍。那年我在西宁出差,拟中秋回家与爱人团聚,却因两千里路途 遥迢、归车难寻而未能如愿。想他亦如我正望月兴叹,不免愁从中 来。又逢秋风不懂事,肆意袭我身,叫我孤零零、寒颤颤好不凄苦。月下诗便因情而发:

秋中有佳节,桂影无缺,家家圆似月。

有人恨离别,鬓如愁云面如雪,身似轻风心似铁,秋寒颤落叶。

上邪!沧海水不竭,与君情难绝。

问宫阙,天河几时越?

我把金樽邀喜鹊,醉飞团圆月。

因情之所趋,不填词牌,不讲平仄,一挥而就。虽羞于说它是诗词, 却一吟肠一断,吟罢泪千行了。次年,又是中秋月圆时,我与他本应同赏圆月,而他正用负心 的剑刺得我血迹斑斑。遍体鳞伤的我,竟然依旧出外赏月。那晚月 光如水,茫茫戈壁如沉水底。仰望,明月惨白而凄凉,孤独而无依。于是悲声轻轻流出:

忆流年,玉盘岁岁圆。

清辉似水,柔情共缱绻。

看今宵,明月为谁圆?

咫尺天涯,秋夜罩清寒。

莫赏月,月为他人圆。

只影孤魂,徘徊小屋前。

真想嚎啕,却无点滴泪水。那时身心交瘁,一如涸辙之船。走 回小屋,紧闭自己的房间,企图以黑夜假虚无,化解难化之痛。然 而无以凑效。那惨白的月光浸泡着我,整夜,梦里梦外都在起誓,再不赏月。不赏月也难逃避触景伤感。在德令哈出差,见巴音河水缓缓流淌,即兴吟诵出一首无题诗:

杨花飞去春归去,溪流幽咽离别意;

欲述相思无所思,多情东风空来去。

南朝梁刘勰曰:“物以情观”。有喜则物亦喜,有悲则物生悲。情景互藏其间,喜则更喜,悲则更悲。人有七情,喜怒哀乐惧恶欲, 文人墨客常借物以兴。“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白居易《诗》)“人情物理,可哀可乐,用之无穷。”(王夫之《姜 斋诗话》卷上)不可背离真情去观物为文。然而,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悲伤, “我寄愁心与明月”的忧愁,换成“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豁达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泊,纵然坎坷,情之悲愁是可以 淡化的,月下感怀是可以改变的。几年后,仍孑然一身,我的《中 秋月》已是如下情调了:

明月依旧,清潭映桂羞。

捣碎玉盘砌小楼,清歌弄弦时候。

吴刚捧酒降尘,嫦娥下凡舞袖,

武瞾醉邀群芳,乐个人神闹秋!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