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开展高温作业联合检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2 07:15

目前,北京市的高温橙色预警正在生效中。根据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明两天高温仍将持续,本市平原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北京市人社局表示,将与卫健、疾控、工会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工作主体责任,充分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对存在高温作业岗位的用人单位进行联合检查。

据北京市气象台监测,昨日北京平原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城区及南部达37℃以上。截至昨日17时,全市583个气温观测站中最高气温不低于35℃的测站数为427个,约占所有测站的73%。最高气温不低于37℃的测站数为244个,占比达42%。其中有13个测站数的最高气温达到40℃及以上。而代表“北京温度”的南郊观象台,昨日最高气温为36.9℃。

高温天气下,户外作业安全问题格外引人关注。北京市人社局指出,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要严格执行高温天气室外露天作业时间规定,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的12-15时段暂停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本市相关文件规定,高温津贴在每年的6月至8月发放。目前,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高温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组成部分,应纳入工资总额,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

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作业特点,做好防暑降温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工作,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用人单位除发放高温津贴外,还应为从事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充抵高温津贴。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北京市人社局透露,本市人社、卫健、疾控、工会等部门将组成联合检查组,近期开始对存在高温作业岗位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电力、机场、园林绿化、景区等露天作业人员相对集中以及环卫工、网约配送员、快递员、保安、导游、民生设施保障等岗位人群防暑降温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用人单位未依法发放高温津贴待遇的,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依法严肃查处。

劳动者在工作中如发现用人单位未依法落实防暑降温、高温津贴有关规定时,可及时向人社部门投诉、举报,或者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并注意保留考勤表、天气预报等能够证明自己工作时环境已达到发放高温津贴条件的有效证据。劳动者可通过举报投诉窗口、12333平台等渠道进行咨询和反映诉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依法查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