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丨在数字孪生里触摸“未来感”
新华社 2024-04-30 16:00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国家动漫园里的大型动作捕捉棚内,身着特定装备的动捕演员马鑫琪正在中心表演,在他四周环绕着数十个高清红外摄像头,与此同时,在棚内的电脑上,一个做着相同动作的虚拟角色跃然而生。崔盛辑(左二)在动作捕捉棚内向同事讲解动捕演员的动作细节(4月23日摄)。

“这是动作数字孪生,利用光学动捕技术,棚内的红外摄像头捕捉演员身上的特定标记,以毫秒级的速率计算出角色的运动轨迹,然后将数据传送到电脑上进行渲染,实现虚拟人物的同步动作。”国家动漫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动捕棚的技术顾问崔盛辑介绍道。崔盛辑(中)在动作捕捉棚内向同事讲解动捕演员的动作细节(4月23日摄)。

人社部近年公布的新职业中,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名列其中。“85后”崔盛辑正是一名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他从事数字技术相关工作已近十年,如今已成立了工作室,主要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搭建在影视动画、沉浸式文旅、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动捕演员马鑫琪在动作捕捉棚内准备表演动作(4月23日摄)。

团队成员除了负责前期动作生成的动捕演员,还有负责采集数据的动作捕捉师、后期对数据精修处理的数据精修师等,一个数字孪生项目的落地往往需要成员间的共同协作完成。崔盛辑团队的数据精修师在电脑上调整虚拟形象的动作细节(4月23日摄)。

不久前,崔盛辑团队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太极拳协会合作,留存了一套太极拳动作数据。崔盛辑(左二)和同事在动作捕捉棚内查看动作捕捉数据(4月23日摄)。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将这些非遗文化永久保存下来。”在他看来,数字孪生延伸了现实,能更高效地协助人们解决问题,未来可期。崔盛辑(左二)和同事在动作捕捉棚内查看动作捕捉数据(4月23日摄)。

动捕演员马鑫琪在动作捕捉棚内做动作时,一个做着相同动作的虚拟角色在电脑上实时生成(4月23日摄)。

崔盛辑(右一)在办公室和同事讨论项目后期制作(4月23日摄)。

崔盛辑(上)在办公室和同事讨论后期数据精修细节(4月23日摄)。

崔盛辑(中)在动作捕捉棚内向同事讲解动捕演员的动作细节(4月23日摄)。

崔盛辑(右)和同事马鑫琪在动作捕捉棚内查看电脑生成的虚拟角色动作(4月23日摄)。

动捕演员马鑫琪在动作捕捉棚内表演动作(4月23日摄)。

摄/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图片故事丨“指环披肩”重生记
新华社 2024-11-18
图片故事丨七里刺绣传承人:让阿奶的手艺代代相传
新华社 2024-08-23
“触摸”数字技术 感受数字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5
图片故事丨孟戏人生 高腔传世
新华社 2024-06-06
图片故事丨在数字孪生里触摸“未来感”
新华社 2024-04-30
图片故事丨雪山·守护
新华社 2024-04-09
图片故事丨网球学校“育苗”记
新华社 2024-03-26
数字孪生 拓展产业新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10-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