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电信网络诈骗滋生土壤
经济日报 2023-10-17 11:00

一段时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多发,尤其是藏身境外的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由广撒网式的“盲骗”向精准化诈骗过渡,迷惑性、隐蔽性不断增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刻不容缓。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先后挂牌督办2批8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基础上,再次联合挂牌督办第三批5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持续释放出依法从严惩治电信诈骗的强烈信号。

近年来,零散、点状式的独立诈骗团伙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为幌子的超大犯罪集团。由于诈骗集团垄断化,电信诈骗的犯罪形式日趋多样,犯罪环节逐步细化、犯罪链条不断延长。一批大大小小的犯罪团伙或是充当起为诈骗分子吸粉引流、“招揽”客户的角色,或是为诈骗集团提供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支付结算等服务,导致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

从根本上铲断电诈犯罪滋生蔓延的可能,除了依法严打严惩诈骗分子,还要重点惩治为诈骗分子提供个人信息、技术支持、引流推广等帮助的上下游关联犯罪。2022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起诉前端为诈骗分子提供帮助的犯罪22万余人,起诉后端利用“跑分平台”、虚拟货币等进行“洗钱”等犯罪15万余人。实践证明,只有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铲源断链式的重拳出击,才能彻底切断为诈骗集团“输血供粮”的通道,杜绝诈骗分子重操旧业的可能,实现打击处理效果最大化。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信诈骗的话术和手段也在翻新升级,区块链、人工智能、共享屏幕等一些本身有正常用途的网络技术,实践中经常被用于违法犯罪。面对这一趋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要升级换挡,公安、网络、通信、金融、检察等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互通、提高协作水平。

通信部门要在拦截诈骗电话、阻截诈骗资金方面,与其他部门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彻底切断虚假信息的传播渠道,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金融机构作为追赃挽损的关键一环,要加强对涉案资金账户的穿透分析,加大对涉案财产的审查甄别,全面追查涉案资金流向用途,最大限度挤压犯罪分子的利益空间。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要健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立案审查机制,及时批捕起诉,加强行刑衔接,最大限度剥夺诈骗分子再犯能力。只有上下一体、区域联动、协同治理,才能实现“事前发现、事中阻断、事后打击”,彻底堵上电信网络诈骗的漏洞。

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正逐步成为诈骗犯罪重点对象,不仅造成自身财产损失,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对此,相关部门要开展精准宣传,联合学校、社区、银行、企业共同打好预警主动仗,聚焦粉丝打赏、游戏装备、保健品、养老投资等重点领域,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和识诈防诈知识普及,不断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家庭防线,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文/康琼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广西南宁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同比下降37%
中国新闻网 2024-11-14
形成全方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
人民日报 2024-08-14
2023年山西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7万余起
中国新闻网 2024-06-05
2023年以来江西累计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95万起
中国新闻网 2024-04-14
让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无所遁形
中国新闻网 2024-03-10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03
2023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四大看点
新华社 2023-12-26
公安机关纵深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 一大批境外诈骗窝点被成功铲除
法治日报 2023-12-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