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停止吃“带4个字”的美食!伤肝毁胃、养大癌细胞!
健康全说 2023-04-08 20:00

前段时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家都有关注吗?

就算没看315晚会,但此次曝出的有关食品安全的“巨雷”,大家在各大平台应该都刷到了吧!还没看过的,养生君带你瞄一眼:

假“泰国香米”;

腐烂菜摇身一变,成了潮汕风味橄榄菜;

金灿灿的黄金鲍,竟是硼砂染出来的......

看到这些,谁能不战战兢兢?毕竟曝出来的只是极少数,还有多少“问题食品”“不健康食品”正隐匿在我们身边呢?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过沮丧,其实有些食品的名称已经暴露了它有害健康的事实,譬如以下4种。

带“脆”字的食物

典型代表:果蔬脆片

说到果蔬脆片,单凭“果蔬”二字,就容易让人好感倍增,将其与“天然”“健康”等词联系起来。再加上它口感酥脆、风味多样,很多人对它青睐有加。

可问题是,尽管果蔬脆片的原料确实不错,但想拥有更诱人的口味口感,需要大量的油盐糖来助力!

首先,要将水分多多的蔬果做成嘎嘣脆的脆片,需要使用大量油脂进行真空油炸。

不信可以看看它们的配料表,植物油多在第一位(位置越靠前,说明使用量越大)。

再看看营养成分表,其脂肪含量一般在27%~40%,简直比肥肉还肥!

小知识

其实市面上也有“非油炸”的果蔬脆片,其脂肪含量通常不超过5%,营养上也接近原料蔬果。但因为没有额外添加植物油,吃起来就没那么喷香酥脆,很多人根本不喜欢,买也不会买这种。

其次,为了使蔬果脆口感更好,厂家还会额外添加大量盐和糖来调味。

看果蔬脆片的营养成分表,其钠(盐)含量绝大多数在10%左右。

至于糖,蔬菜中几乎没有糖,可做成脆片就添加了不少精制糖,如白砂糖、麦芽糖浆、麦芽糊精等。而水果本就含糖量高,再加上添加糖,含糖量成倍涨!

坦白讲,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油盐糖的摄入本就容易超标,需要严控。如果再吃果蔬脆片,会额外吃进去更多油盐糖。

长期摄入超量油盐糖,可直接或间接导致龋齿、糖尿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胃病、肝病、肾病、癌症等。

建议:

1.尽量选择“非油炸”的;

2.如果选择“油炸”的,偶尔吃吃也没事,但要适量,同时购买时要多看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油盐糖含量低的。

带“干”字的食物

典型代表:水果干

首先,将水果浓缩成果干的过程中,会去掉大量水分,同时果中的糖分会被浓缩,糖的密度大大提升,且是精制糖。如果大量食用,本就会导致糖摄入过量。

再加上个别商家为了追求口感香甜浓郁,还会额外添加甜味剂,果干的含糖量必定暴增!

如果长期吃糖过多,龋齿、痤疮、肥胖、脂肪肝、骨质疏松、糖尿病、痛风、心脑血管疾病、早衰、癌症会纷纷找上门!

其次,有些果干还会添加植物油。

如果是通过油炸脱水制成的果干,就跟正常果干区别大了,倒是和上文提到的果蔬脆片极其类似,常吃更不健康。

最后,有些不法商家制作果干时,会添加超量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水果干常用的护色剂与防腐剂,摄入过量会导致恶心、呕吐等症,还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而二氧化硫的添加有国标要求:水果干类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0.1克/公斤,且必须在食品标签上进行标识。

小知识

健康果干这么挑↓

尝口感:太甜的别要

辨颜色:与原新鲜水果一致或偏暗淡

看标签:选不添加或合理添加二氧化硫的产品

建议:

1.无论哪种果干,食用应有度,每天最多吃一次,每次吃几颗;

2.吃果干后,其它含糖高的食物要控制,且要及时漱口、刷牙,预防蛀牙。

带“脯”字的食物

典型代表:肉脯

做肉脯时,会额外添加糖、调味料及食品添加剂等,因此肉脯不等于肉,属于加工肉类。

虽然肉脯以咸味为主,但为了改善口感,实际上里面放了不少糖。可以说,除了原料肉,糖用料最多,往往占据配料表的第二位。

曾有媒体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些牛肉干的单位含糖量,都快赶上果酱了。

为了让肉脯更美味,食盐、鱼露、酱油也少不了,而这些调料又增加了钠含量。

还有含钠的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防腐)、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护色)等,都会导致肉脯的钠含量飙升。

以瘦猪肉为例,本来它的钠含量仅为57.5毫克/100克,但做成肉脯后,钠含量有的高达2000毫克/100克,换算下来,每100克猪肉脯的盐含量高达5克。

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的食盐量不超过5克。如果吃100克猪肉脯,一天的盐量就够了。

糖和盐超量摄入对身体的影响,上文多有提及,养生君不再赘述。

此外,加工肉脯要经过腌制、摊筛、烘干、烤制等众多工序,这么一折腾,原本瘦肉中的丰富的B族维生素以及铁等矿物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总之,不管是论营养还是健康,新鲜瘦肉都优于肉脯,对于后者,能不吃就不吃。

建议:

1.偶尔、少量品尝即可,吃的时候多喝水;

2.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肉脯,营养价值相对更高。

带“饮料”一词的食物

典型代表:含乳饮料、茶饮料

按照国家规定,纯牛奶/牛奶、纯酸奶/酸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均不得低于2.9%。

而含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饮用水及适量辅料(食糖、酸味剂、甜味剂等)加工制成。

其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的称为乳饮料,如乳酸菌乳饮料;而蛋白质含量在0.7%~1.0%之间的,则要将饮料前的“乳”字去掉,如乳酸菌饮料和乳酸饮料。

可见,含乳饮料跟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至少相差3倍。含乳饮料并不属于乳品,只是含有牛奶成分,且实际营养价值远低于牛奶。

此外,含乳饮料中还潜伏着不少“隐形糖”!糖吃多了的危害,养生君已经说倦了!

但要强调一点:如果儿童经常喝含乳饮料,很可能影响其智力和生长发育。

类似问题还存在于“茶”字头的饮料中。

市售的包装茶水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制成的,含有茶多酚和咖啡因这两种茶叶中的主要保健成分。

而茶味饮料只是添加了茶香味剂,根本不含这两种成分。

总之,凡定性为“饮料”的,绝大多数不是什么正经乳品、茶水,大家不喝为妙。

来源:养生每日推送(FDHealth)

编辑/陈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