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沙区生物治沙技术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 2023-03-13 08:34

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经过四年科技攻关,由青海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青海湖沙区“植物活沙障”系列技术最近通过专家组验收,相关成果在实践中成功应用,为高寒沙区防沙治沙提供了技术支撑。

青海湖周边沙区海拔约3000米,属高寒地带,氧气稀薄,风大天寒。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放牧共同影响,湖边土地加速沙化,形势严峻。

青海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登山已连续30多年参与、主导青海湖沙区治理项目。张登山介绍,新突破来自2019年启动的“青海湖东综合防沙治沙及沙产业试验示范”项目,课题组在以往大面积固定流动沙丘的基础上,探索选育新型植物品种,把麦草沙障替换成“植物活沙障”,发展沙产业,实现更大生态、经济效益。

据介绍,项目遇到的难题有四个:一是风大,苗木难以扎根;二是土壤层较薄,难以保水保肥;三是紫外线强,地温低,苗木成活不易;四是鼠兔等野生动物刨食,苗木难管护。

“2020年春,团队尝试在春季第一场透雨后的三五天内播种栽苗,当年植物成活率超过85%,由此确定了有利于苗木扎根的最佳种植时间。”张登山介绍,“植物活沙障”是“燕麦沙障+乌柳”“燕麦、冰草沙障+花棒”和“燕麦、多年生牧草沙障+菊芋”等种植模式的统称,这些乔灌木树种与草本植物优势互补,形成规模,锁住了土壤层水分,有效抵御了干冷气候。

树种选育是项目成功的又一关键要素。张登山说,科研团队分析青海湖地区树木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对植物的高海拔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重点攻关树种筛选与繁育技术研究,“开始试种的沙冬青、板蓝根等,都因根茎易被鼠兔刨食而淘汰”。

在项目实施期间,青海湖东建立了乡土植物种苗繁育基地20亩,试验示范区面积1000亩,“植物活沙障”成活率达90%,保存率达85%。来自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的验收专家组认为,新选育的灌木、中药材、草本植被在示范区的种植平均盖度达65%,表明“生态+经济治沙”的方向准确可行,系列技术成果有很大推广应用价值。

文/王大千 白玛央措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多年治沙成效显现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9-12
我国防沙治沙展现更多科技力量
新华社 2024-06-19
风沙肆虐难钻孔 他们在沙漠植树治沙靠啥“黑科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4
美丽中国 | 冬日青海湖
新华社 2023-11-25
甘肃民勤:治沙技术迭代创新 “雨养+节水”助力绿进沙退
中国新闻网 2023-08-26
青海海南治沙复绿60余载: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中国新闻网 2023-05-21
美丽中国 | 夏日青海湖
新华社 2023-05-19
甘肃民勤治沙复绿70载: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
中国新闻网 2023-03-16
最新评论